《孝经》第八讲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标签:
文化育儿儒释道情感历史 |
分类: 国学经典--儒释道传统文化 |
《孝经》第八讲
http://s13/mw690/002Edux8zy6OK8sWup6fc&690
原文: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翻译: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奢,地位虽高不会有倾覆的危险;节俭用度,财富充裕不会炫富。
讲解:一个没有学问的人,要做到在上不骄是非常困难的。贪、嗔、痴、慢、疑被称为“五毒”,这不是人本善的天性,是后天的习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本善是人的天性,因为后天环境的染污,又缺少正能量的经典教化,本善的天性就转变成了习性。骄,是骄奢、傲慢。《易经》第十五卦“谦卦”里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易经》六十四卦唯有“谦卦”六爻都是吉利的。“谦卦”里说的“盈”就是骄奢、傲慢;说的“谦”就是谦卑、低调。人要做到低调而谦卑,很不容易,特别是聪明俊秀之人,更难。因为和身边的人相比较优势太明显,你叫他怎么低调?除非他真正能够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人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跟更高级别的生命智慧相比自己根本就不算什么东西,这时候的低调才是发自内心的低调,发自内心的谦卑。否则,低调与谦卑都是装模作样,表面谦卑而内心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