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三十讲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标签:
传统国学儒释道育儿武当养心堂文化 |
分类: 国学经典--儒释道传统文化 |
《弟子规》第三十讲
http://s13/mw690/002Edux8zy6OH48Gy5K5c&690事诸父
【原文】: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侍奉叔伯,如同父亲;堂表兄长,如同兄长。
【讲解】: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是由内向外,由近及远,不断提升和扩大自己心量,人格日趋完美的修炼过程。今天特别是八零、九零、零零后的年轻一代,从小就是“小皇帝”、“小公主”被别人关爱已经养成了习惯,很少懂得感恩与关爱别人,表现出来的常常是自私自利。儒家的思想并不反对人有一定的私心,事实上除了开悟的圣人和佛陀,谁没有私心呢?关键的问题在于:绝大部分人连自私都不会。为什么?因为没有人可以不与别人打交道,我们处理不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但达不到自私的目的,反而会蒙受更大的损失,自私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呢!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我们“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什么意思?面对利益圣人们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结果他最领先;面对危险圣人们总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结果他得以生存。圣人们正是用无私的方法来达到自己自私的目的。所以,无私才是最高明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