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跨文化交际 |
分类: 抛砖引玉 |
【续上篇:http://weibo.com/p/1001603749054533218875】
3) 集体主义─个主义文化
社会行为的文化差异最集中表现在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倾向这个文化层面上。
http://s10/large/002E7rw1zy6LDh6MC5X09(下篇)" TITLE="北外李晨老师谈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不知的汉英文化对比六维度
在个人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中,如美国,人们的社会行为基本上是由个人的目的、态度和价值观决定的;相反,在集体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文体中,个人的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属的群体共有的目标、态度和价值观。在美国这样的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是最基本的行为单位,凡事都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以个人为中心,体现个人价值,渴求成功是其动力来源。他们相信天道酬勤(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主张独立自强,个人奋斗,强调平等和权利。孩子从小就接受自立自强思想的熏陶,父母教育他们不畏权术,敢于挑战,鼓励他们自己作决定,作选择,发表个人观点,独立解决问题,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因此,美国人大多个性鲜明,敢想敢做。
http://s3/large/002E7rw1zy6LDh83loCd2(下篇)" TITLE="北外李晨老师谈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不知的汉英文化对比六维度
以中国、日本等国家为代表的集体主义文化,由于受儒家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强调集体的和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每个人都承担着为集体利益服务的义务,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集体的目标就是自己的目标,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彼此合作,营造和谐的气氛,建立友好的关系。在这一价值观念的指导下,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相互依赖,为了集体的和谐和共同的利益,往往压抑自己的情感,谦虚谨慎,不愿锋芒毕露。
以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与前面谈到的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基本吻合。由于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和谐,避免冲突,强调共性,压制个性,所以说话倾向于委婉含蓄(高语境文化特点)。 而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性,鼓励竞争,所以说话喜欢直截了当,不顾后果(低语境文化特点)。
4) 强不确定回避─弱不确定回避文化
不确定回避是指一个社会的成员对于不确定、不熟悉或模糊的东西或情形感到不舒服的程度。强不确定回避文化喜欢有规则、标准和程式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凡事喜欢按计划进行,珍惜时间,强调精确、准时,不欢迎异常的观点和行为。弱不确定回避文化对规则、标准等比较随意,相信一切顺其自然,自有上帝和命运安排,因此生活节奏较慢,能够容忍异常的观点和行为。
http://s9/large/002E7rw1zy6LDhcomOka8(下篇)" TITLE="北外李晨老师谈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不知的汉英文化对比六维度
表现在学校,强不确定回避文化的学生习惯于按照老师传授的模式,按部就班地学习,教师被当作知识的源泉,一切都有章可循。一旦规律和程式被打破,就会感到不舒服或者很紧张。 弱不确定回避文化的学生喜欢允许自我发挥的学习方式,教师如果对学生说“我不知道”,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学生主要靠自己去寻求答案,进行发现式学习。由于显示出极高的自信,他们在原则和规律被打破的情况下,也不会感到不舒服或者紧张。 不确定回避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一 个要素。因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不能依靠各自熟知的、潜意识使用的文化规范和参考框架,只得通过推测对方的交际行为来减弱交际中的不确定性。 这一文化层面比较复杂,很难将中国和美国归予哪一类。
http://s4/large/002E7rw1zy6LDhiWiPN43(下篇)" TITLE="北外李晨老师谈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不知的汉英文化对比六维度
根据Hofstede的调査和数据分析,中国偏向于弱不确定回避文化,面美国在这个连线轴的中间,说明两者兼而有之。
5) 高权力距离—低权力距离文化
权力距离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对各种机构和组织中存在的不平等权力分布的态度,即对社会等级结构的看法。机构和组织同家庭和学校一样,都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父母和子女,教师和学生,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社会权力距离高低的主要标准。高权力距离文化接受不平等权力分布,认为社会等级结构的存在很自然,因此权力关系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根据不同的权力关系,调整自己的言行。在家里,孝敬、尊敬父母,听父母话的孩子被认为是好孩子,父母反过来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帮孩子拿主意,想办法替他们作选择,作决定,因此孩子对父母非常依赖。这种对长辈的态度延伸到学校,学生尊敬老师,认为老师是智慧的象征、知识的源泉,所以很少与老师争论,对老师言听计从。等他们工作以后,仍然保持这种对权术的敬畏,下级对上级往往毕恭毕敬,不太愿意反驳上级,而上级则像父亲一样关照下级。
http://s16/large/002E7rw1zy6LDhkM7Bdff(下篇)" TITLE="北外李晨老师谈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不知的汉英文化对比六维度
低权力距离文化力求打破权力分布的不平等,只有在合理的情况下才允许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存在。因此,父母和子女之间往往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出现不同意见极为常见,他们彼此之间没有很多的义务,孩子不要依赖父母,父母也不必为孩子一辈子操劳。教师不—定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可以与老师讨论甚至争论。在公司或机构里,上级行使自己的权力,必须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不能滥用权力,否则下级会提出抗议。两者之间没有尊卑之分,只是角色分工和职责不同而已。
美国更倾向于低权力距离文化,而中国则是高权力距离文化的代表。这个文化层面对于了解家庭关系、学校教育和公司机构管理有着特殊的意义
6) 女性化文化─男性化文化
http://s16/large/002E7rw1zy6LDhmNXT93f(下篇)" TITLE="北外李晨老师谈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不知的汉英文化对比六维度
http://s14/large/002E7rw1zy6LDho2ohL3d(下篇)" TITLE="北外李晨老师谈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不知的汉英文化对比六维度
成就、自信、勇猛、顽强和物质上的成功是男性化文化的价值取向。女性化文化则更看重谦虚、善良等品德,注重和谐的关系和生活的质量。
http://s14/large/002E7rw1zy6LDhqyKSx9d(下篇)" TITLE="北外李晨老师谈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不知的汉英文化对比六维度
在男性化文化中、人应该有雄心壮志,自信能干,勇于竞争,敢于接受挑战,挣钱的多少和社会地位的高低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他们仰慕成功者,唾弃失败者。社会角色的分工也比 较明确,男人在社会上拼搏,挣钱养家;女人在家相夫教子,承担家务。男人自信坚韧,女人温柔贤惠。在女性化文化中,整个社会都强调融洽和谐,谦虚谨慎,同情弱者。男女基本平等,角色分工不明显,教育孩子和操持家务是由夫妻双方共词承担的责任,女性也可以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也可以做强人。 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都有很多不同的表现。首先,在男性化文化中,男孩和女孩在家庭和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因为他们以后的角色分工同,男孩往往被教导要勇敢坚强,勇争第一,女孩则要文静稳重,温柔贤惠。在女性化文化中, 这样的区别比较模糊,谦虚稳重,乐善好施是整个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工作场所,男性化文化鼓励竞争,人人努力工作,力求加薪升职,仿佛“活着就是为工作”;相反,在女性化文化的工作场所,团结合作、协商和妥协是普遍遵循的原则,对她们而言,“工作是为了活着”。
以上6个文化层面的提出和阐述对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些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广泛的研究。更多的学者利用这个框架进行具体的文化研究和对比分析。这6个文化层面与其说给世界上现有的诸多不同文化进行了定位,不如说为具体文化分析和描述提供了框架和参考。这6个价值观层面都不是非此即彼的概念,它们是6根连线体,没有一种文化占据连线体的顶端,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这根连线体上滑动,或偏向这一端,或偏向那一端。而且,因为文化是发展变化的,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增加,各种文化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原来的集体主义文化现在可能偏向个人主义文化。
所以,文化定位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以这6个层面为基础,用动态的眼光去分析、描述各种具体文化,进行文化对比,为跨文化技能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推荐参考文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08bfc350100x4h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