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育儿 |
分类: 生活体验 |
——————曾经的她也是女儿,媳妇——————
婆婆是家里的老大,有兄弟姐妹六个,3个弟弟,2个妹妹。生活在一个老区的农村里。快7岁的她,当时经学先生找到她的爸爸,说到:你的闺女大有希望,一定要念书呀。当时家里已经有了2个弟弟,一个妹妹呢。爸爸是村里的算账先生,望着正在低头弄着针线的老婆,望着正在帮着娘绕着线框的女儿,望着老三的大腿放在老二肚子上的小小的床,说到:哎,张先生,没有办法呀,没有办法呀!张先生说到:可是,你家闺女真的能干呀,以前教她的字她都认识呀!她已经会背诵老三篇了,会唱很多的革命歌儿。老太天蹬了女儿一眼:唱歌又不能当粮食吃的,女孩子认识几个字又能够当大领导啦
然后她做了别人的老婆,做了婆婆的媳妇儿。对于婆婆,她很孝顺,自他过门以来,就是一直忙碌耕地,婆婆就在家帮忙照顾孩子,做做家务。后来公公病逝了,婆婆因为一直以公公为支柱,尽管儿子、媳妇很孝顺,她还是因为悲痛而生病了,因为她是童养媳,是公公一直在保护着她。最后大脑崩溃发疯了,媳妇不想把婆婆锁在家里,所以会自己带着婆婆去干活,防止她在家发闷,心情更糟糕,不过后来婆婆还是不到一年之后便去世了
她自己生了四个孩子,老大,老三是男孩,老二、老四是女孩。就这样忙碌着,带着四个娃娃,过着青黄不接的日子,还是把孩子扶持着都上了大学。现在老大、老四在国外。老二、老三在国内,老二是医生,老三是教授。所以她有时去国外照顾老大的孩子,看看老四,老四刚刚工作;有的时候在国内,照顾老二家和老三家的孩子。
按说这老人的光景不错,从别人眼中她应该属于光荣灿烂的老年人了,生病了,尽管没有医保,只要说一声,老三立马开车送去医院,帮着找人,给自己的妈妈找最好的医生。不用说吃什么?三女婿或者二儿媳每天在网上找一些可口的,适应老人的菜谱做给爸爸妈妈来吃。她有点高血压,老板有些高血脂,他们都找一些清淡的口味的给老人吃,还给老人吃一些钙片。有着孝顺的儿子,媳妇,老人当满意也。
————如今她熬成婆婆,却有一肚子的碎碎念————————
婆婆是很满意,可她也有一套自己的碎碎念
为何这些孩子都这么忙呀?难得一年让他们团聚在一起,他们有的说要带她去旅游,有的说要去出差,有的说要带娃出去走走,有个毕业留念啥的?有的说要回岳母家看望他们,可老人就想看到所有的孩子都在自己身边绕着,哪怕有一天拍个全家福多好呀!全家福,老人很简单的想法,可自从08年老两口每年计划,到如今5年过去了,都没实现了,全家的人口每年都会增长,可这长长的队伍,何时才能够集合到一起,
为何小孩子现在都不想吃饭呀?大人都是多在外,少在内的,所以两位老人承担起来给他们做饭的事儿,可他们每天花费半天或者为了一碗鸡汤,盯着锅几个小时的他们,本来以为等到孙子一句赞美的:好鲜美的鸡汤呀!无奈孙子回到家,端着奶奶亲自盛好的汤,一句谢谢不用说就算了,还说怎么放了红枣啦?不好喝三个字就扔在一边,看着电脑玩着游戏去了,留下老人伤心呀!
为何现在的孩子,都不想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交流呀!自己的儿子、儿媳一回来就吃饭,吃过饭洗澡,然后或辅助孩子学习,或偶尔过来帮忙洗洗碗啥的,但谁都没有提出来说到:娘呀,你休息一下,你老看着这些电视,很无聊,娘你爱打扑克,
她看不惯一个小女生,穿着裙子,露着裤衩,双脚叉在爸爸的肩膀上。她看不惯为何一个小女生也要求卷发,冬天穿着薄薄的裙子,袜子?难道就不怕冷吗?双腿有了风湿怎么办呀?
她不知道,为何孙子在跟别人学了之后,回家骂道:妈妈,你去死吧!媳妇不仅不生气,不打不骂孙子,还笑眯眯的跟孙子谈着生死的大问题!记得自己小时候,若是用一根绿绳子扎在头上,也会遭来自己娘一顿毒打,说咒死自己的老娘呢!若是将死人和活人一起谈,爸爸肯定筷子伸到头上去了。可现在的人,对于死,跟生一样,议论如平常。
她不明白:媳妇抱着老公,啃一口,然后笑眯眯去上班;媳妇抱着孙子亲一口,然后孙子笑眯眯去上学,有什么意义吗?口水不是有细菌吗?干嘛还望脸上去蹭呢?吃饭还要分着筷子,大家统一用一双筷子夹着菜?这个脸上蹭来蹭去就卫生啦?筷子夹来夹去就不生病啦!
她不明白,为何过年给孩子的压岁钱,居然孩子都不愿意交给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而是自己存着,自己去支配,女婿居然还用户口本给外孙搞个儿童银行呢。可不见外孙珍惜钱财,而是当外公掏出100元钱的时候,他居然说:这么少呀,我能够买什么呀?一个遥控飞机都不够呀,外公!而自己买好玩具、零食的时候,却从来不问一声:外婆你要吃什么呀?想着自己小时候去买东西,女儿都不舍得给吃,得奖而来的钱,赶紧交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而从不要求自己给他们买什么!现在的孩子怎么都懂得要东西,从来不知道给予爸爸妈妈什么呀!
小孩子在外面被别人抓到脸上了,还带着笑容去跟人家讲道理。小孩子上课乱动,或者把家里的水洒了一地,爸爸妈妈也不打也不骂,最多就是去教育两句,或者把他关在屋子里让他们反省。俗话说:六岁的孩子不长记性,不打不骂不成材呀!被人欺负了说理就能够将调皮蛋改善从流了。不给小孩子几个爆栗子,小孩子靠靠口水就能够成才了。
她不明白,小孩子回家居然直呼爸爸妈妈的名字,要知道他们这一辈,直呼爸爸妈妈的名字,不可能的呀
哈哈,听完邻居婆婆一肚子的心思,我在想:其中有没有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譬如对父母的礼貌,直呼其名乃不敬也!我们可以作为父母的朋友,但是否真的可以直接将爸爸妈妈这一称呼都直接给省略掉,我们学着国外的某些做法,但毕竟英语还有父亲、母亲的单词。所以有些表里的朋友,我们不学也罢,学着尊重我们的父母,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