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

(2012-02-09 10:53:06)
标签:

和甘伯伯

去游河

育儿

分类: 亲子阅读

 

 

  豆儿刚洗过澡, 坐在我的旁边,跟着我一起看书。

  豆,刚才你干啥去了?

  跟爸爸洗澡啊!

  水好玩吧?

很好玩的啊!

那么,你洗过澡走出来,感觉冷吗?

妈妈很冷很冷很冷很冷啊 

因为这是冬天,还是夏天啊?

这是冬天。

但如果夏天了,你碰到水感觉到很冷很冷吗?

不会的,夏天我们能够吃冰淇淋,能够去游泳呢。

那夏天,你还记得跟哥哥去坐船的事情吗?

妈妈,我们做个一个跟小轿车一模一样的小船

是的啊,那个小船很好玩。 

豆儿,你喜欢坐船过河吗?

妈妈,我喜欢。

哦,今天妈妈陪你一起看一本书,也是小朋友和小动物们一起坐船过河的故事。

 

—————————————————————————————

 

   说着,豆儿已经拿过来了,指着书名说到《和甘伯伯去游河》。读过之后,豆儿问我:妈妈,为何不是过河,而是游河啊,难道他们一起游泳过河吗?我们太小,还不能在河里游泳呢。游河?不是游泳过河,而是乘着船过河的意思。

豆儿今天看书,基本着眼点是去认字去了,自己不认识字的,然后让我说妈妈这个字我要读几遍,读几遍。后来豆儿给我讲的时候,就注意到本书的一大特色。

   豆豆去翻开了这一本书,昨晚跟爸爸已经看过一次了,所以对于那个主角登场,豆豆心里有数的,可是他知道我没有看过,所以他就会让我猜:妈妈,还有木有人要上船的呢。

豆儿跟我看过封面,然后找到了环衬,他说了一声都是绿色,这一页都是满满的绿色。所以这是一本草绿色的故事,整本书的基本色调都是绿色。接着第一页,很简单:这就是甘伯伯。然后扉页上就是一片农场。豆儿跟我一起去找房子,去找小河。

——虚实相生,单一与众多色彩的相互调和

   很显然,全书一明一暗的两种色彩,豆豆对于色调比较鲜明的画面很感兴趣 。在我的启发下 ,豆豆终于明白了船在慢慢的移动,你瞧小朋友们是站在岸边有些坡度的芦苇边,野兔是在长势比较好,色彩比较鲜明的花丛里,小猫明显又是在另外一种花丛里。。。。每个主角登场的时候,很显然他们是在不同的位置。而甘伯伯背后的背景,显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你瞧,要么是一望无垠的河面,要么是郁郁葱葱,比较粗壮的大树,要么是稀稀疏疏的芦苇,要么是宛如柳月的桥洞,甘伯伯和小朋友,小动物相遇的场景,显然是在移步换形。 而作者的独特之处,很显然,例如豆豆所言:妈妈,这边是黑白色,这边是五颜六色。作者用单色素描勾勒出甘伯伯划船经过的地点和景致,而用彩色来描述出与甘伯伯相遇的主人公们。而这些相遇的主角,他们的形态也是不同的,而每种形态却是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个性鲜明的特点。小朋友们是蹦蹦跳跳,吵吵闹闹的,朝着甘伯伯过来。野兔是踮起双脚,跟甘伯伯说话。唯一的主角甘伯伯被虚化、淡化了,而小朋友们所喜欢的同伴、小动物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秩序的遵守与应诺

   孩子对秩序的认识,平时紧紧灌输与我们口头的说话,豆儿,你不能这么做,你不能那么做。然后当碰到他们喜欢的或者他们放到现实中的时候,他们往往表现,统统都是忘记我们的叮咛。所以甘伯伯,这个显得有些傻里傻气的老人,跟我们这些要求严格,时刻把安全耳提面命给宝贝的妈妈一样,“好是好,只要你们不吵闹;形是行,只要你不能乱蹦跳”,就像豆儿平时跟我出去玩一样。好,妈妈会带你去,但你不能一个人乱跑。给他们制定了必需的规则,我们这些成人强迫给孩子的规则,平时或许我们会让孩子回答,但本书甘伯伯就是制定规则,小朋友或者小动物们都没有答应,其实这就是默认应允,小朋友们不计较这些成人的规则,他们也没有视规则如洪水猛兽,当然,最后的结局,我想我们这些做妈妈的一点也不会感到意外,孩子的心是自由,他们岂能会受到规则的羁绊,蹦蹦跳跳最可爱的才是小兔子的真性,哪怕他在起伏波浪的小船里,当然,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最后也会落个下场,就是统统做了落水的鸭子,本书这些可爱的客人,都很好玩哈,你瞧,其实一开始出场的小白鹅,他并没有要求上船,而要求上船的小家伙其实都是“旱鸭子”,也就是说谁也不会游泳。当然他们不遵循爷爷的叮嘱,结果他们也是能够自己受了。鸡拼命的扑扇着自己的翅膀,想飞到岸上;小狗努力的抬起头,不让自己灌倒水,这些不会游泳的旱将,当然是甘伯伯努力将他们搭救上岸的吧,我想他们最后是否认识了错误呢?结果就是他们很愿意,一个个,秩序井然的跟在甘伯伯后面,走回了家,而不是在船上吵闹、招惹、蹦蹦跳跳了。所以有时候让孩子吃点亏,知道不遵循秩序的后果,对于他们来说,比我们所灌输的经验之谈或者叮嘱的效果强上一百倍。

————礼貌用语的多重表达

   四岁的豆儿来说,平时在表达的时候,我也会尽量引导他学会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事情。尽管对他来说,还是有点困难,因为他还存在着语言次序颠倒、意思表达不清楚的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努力将我们所阅读到的各种语言,让他学会运用。

而这本书的确是教会孩子如何运用礼貌用语的一本好书。在船上的人越来越多的情形下,你瞧每一个来宾,他们的语言是不同的,在我陪着豆儿阅读的时候,我用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动物,譬如牛的声音是低沉的,公鸡的声音是嘹亮的,猫的声音是温柔的。有的语言,豆豆显然是不懂的,譬如招惹,我就说:豆儿来一个。豆豆就紧紧坐到我的身边,然后我故意的在他的头上、胳膊上瘙痒。这样他就很快明白了这个词的意义 。最后我是甘伯伯 ,他就是动物。他跟我说着不同的话 

“我们跟你去好不好?”“好是好,只要你们不吵闹”

“我也一起去行不行”“行是行,只要你不要乱蹦跳”

很显然,这本书的语言,对豆豆来说,是一种无比巨大的魅力所在。他喜欢这本书,早上起来抱着这本书,然后对我说:妈妈,我要带去跟小朋友们一起看,我答应了他的要求!

——仁慈的甘伯伯

甘伯伯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般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肯定伯颜大怒,朝着孩子发火,有着你为何不听话?你为何把妈妈的话当做耳边风?有的时候看到孩子受罪受苦,就会说风凉话:呵呵,这就是你不听我的话的后果吧!很显然,前者的成人的权威会让孩子感觉到害怕,停止他探索的欲望;后者,这种嘲讽显然无法达到让孩子明白道理的目的。甘伯伯没有生气,他努力搭救小朋友和动物。他们也都很自觉地,跟在甘伯伯后面,没有蹦跳、没有扇翅膀,因为他们觉得明白了。仁慈的伯伯邀请他们去他家吃点心,他们在甘伯伯的家里也是非常遵守秩序的,再也没有发生乱糟糟的景象。很显然,甘伯伯没有说过一句交代的话:到我家就不要调皮之类的。孩子就是如此的明白,有的时候我们无需说很多的话。

——人与动物的自然和谐

在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豆儿没有感觉到这些狗会咬人,猫会抓人的问题。然后他看到了这些动物,特别是狗落水的时候,长长的嘴,让豆豆以为是鳄鱼,便来问我:妈妈,他会不会咬人啊?妈妈,猫怎么能上船,他会咬人吗?很显然,这是一本人与动物和谐的书,这些小动物有着自己的本性,而在甘伯伯的眼里,他们也是可爱的孩子。

 

 

   

    

 

 

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仁爱的伯伯,调皮的孩子们——《和甘伯伯去游河》读后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