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拼音化的艰难历程和光明前途
(2025-07-24 09:01:47)汉字拼音化的艰难历程和光明前途
汉字的拼音化从唐代开始就有人进行探索,以后这样的探索者从未中断,近代较有名的有1892年,卢戆章发表的《一目了然初阶》《新字初阶》。1931年瞿秋白,吴玉章等在苏联的华侨,华工中推行拉丁化新文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有吴玉章,徐特立,林伯渠等在解放区推行北方拉丁化新文字,在五六十年代更展开了文字改革运动,由吴玉章,周有光等创立了汉语拼音方案,以上这些变革的共同理念是使文字简单,易学,易用,却忽略了作为文字必须要精确表意的重要性,所以统统以失败而告终,汉语拼音方案只得降格做了方块汉字的注音字母,代替民国时期创建的注音符号。
方块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能精确表意,在靠手工操作的年代是非常完美的文字,到了机械化,电脑化的现代,由于方块汉字结构上的缺陷,变得举步艰难,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广大科技人员创建了许多变通的办法,使方块汉字也能在电脑上流畅地使用,一些不明内情的人还为此而感到骄傲,认为方块汉字的使用比英文更方便。但事实是这一切全靠英文的帮助才能实现,离开了英文的帮助,方块汉字就无法在电脑上使用。所以要精通与电脑有关的事项就必须学习英文,从而掀起了全民学英文的热潮,个别极端分子甚至提出干脆普及英文放弃汉文算了,汉文到了有被某些中国人放弃的地步了。
能精确表意的汉文绝对不能放弃,而且要加强,但是在继续使用方块汉字的前提下,另外再创建一种既能适应电脑化时代的需要,又能区分同音异义字的拉丁化拼音体汉字来协助方块汉字则是上上策。
拼音体汉字可以用来创建全中文的电脑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方块汉字就可以在用拼音体汉字创建的系统上运行,这时方块汉字就能彻底摆脱对英文的依赖。
这样的拼音体汉字已由金文星通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创建成功,用拼音体汉字创建的辨义拼音汉字输入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介绍拼音体汉字的《拼音体汉字速成课本》及《拼音体汉字普及指南》获得国家版权已出版。
受到五六十年代那场失败的文字改革的影响,人们对汉字的拼音化普遍存在一种抵触情绪,认为一搞拼音化就是要废除方块汉字,其实拼音体汉字和方块汉字是可以长期并存的。各自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出特有的作用。
当人们能理解汉字拼音化的重要作用以后,汉字的拼音化必然会有光明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