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手术台上,寻找那一枚针
(2015-06-25 13:40:37)
手术室有一套很成熟很严格的规章制度,其中手术器械和纱布的清点制度就是其中之一项。
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清点器械和纱布,并且一一登记在纸上。纸张事先打印好,什么手术用什么器械包,这个器械包里有多少器械多少纱布,都是有相应的规定。如果临时要增加器械或者纱布,需要两个护士共同清点,再由巡回护士记录上纸。有时候,小手术没有配备洗手护士,就由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一起清点。一般来说,必须由执业医师来清点,实习医生没有清点资格。
手术关键部分完成,快要缝合肚子时,主刀会下指令:准备关腹。此时,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开始又一遍清点器械和纱布。如果清点结果和手术前不一致,主刀就不能关腹。必须先查找原因,一直到前后对上为至。
缝合好腹膜后,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再次清点,只有清点器械和纱布无误,才可以做下一步手术。
最后,在缝皮肤前,护士还要再次清点,如果器械纱布前后对上数量品种无误,才能缝合皮肤,结束手术。
如果严格按照以上规章制度做,手术医生根本不可能在病人的肚子里留下纱布或剪刀镊子之类的东西。
纱布剪刀镊子之类大件,容易找到。外科医生最头痛的事是:手术台上丢了根缝针。找针可是没那么容易。
那天,一个胃手术病人,一针一线关腹,临近关腹完成,我把带有缝合针的持针器递给洗手护士时,针崩飞了!对,针掉了,不见了!
当时,病人的腹腔只有2cm的腹膜没有闭合,针崩飞时我正看着这个2cm的缺口,针不大可能掉入病人肚子。但是,找不到这枚针,不能缝合病人的肚子呀。规章制度很死板,但这可是外科前辈们经过上百年血的教训后形成的制度呢。
手术台上,手术医生和洗手护士在手术无菌区域内寻找。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在手术台下非无菌区内寻找。五分钟过去了,没有找到。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半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那枚针。
后来,手术室全部不上手术台人员都来找针,还是找不到针。
找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针遗留在病人肚子里。这时,我们用了c臂机对手术台上病人进行透视,病人身上没有发现缝合针!
有些时候,c臂机也不一定能够发现缝合针。缝合针仍然有可能在病人肚子里。总归要找到这枚针。
这时候,护士长拿来了手术室找针大杀器:强力磁铁。磁铁还装了根长柄,人不必弯腰就可以找针。
护士拿着针一寸一寸在地板上移动。可是,整个房间地板找遍了,还是没找到针。
这个时候,我想,针会不会在谁身上呢?看过每个人的鞋底,也没有针。然后,护士长拿了磁铁在每个人身上吸,犹如过机场安检时,拿那大棒子检查一样。
终于,在洗手护士裤脚上,找到了这枚缝合针。为这枚针,我们整整找了一小时。
一场惊心动魄的找针行动,结束了。
找到了针,我们才放心缝合病人肚子,手术才顺利结束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