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堡梯田游记

标签:
上堡梯田游记攻略骑路人户外 |
天梯云嶂听牛铃
——上堡梯田游记
2013年6月10日—12日为端午假期,我和驴友飞翔牵头,相约本校的吴老师夫妇、李老师及其三位原同事驴友、胡老师以及南昌十中的张老师等一行10人,前往赣江探源。听说崇义县的上堡梯田与广西龙胜梯田、云南元阳梯田并列为中国三大梯田奇观,而且上堡梯田的最佳观赏期就在五月底、六月初的短暂时段,此时,正直春播,中稻莳田前,尚未插下秧的梯田里田水如镜,倒映着青山和蓝天,层次感最为丰富。少数插过秧的梯田也泛着绿色,不规则的田畴与规则的绿苗,生长着诗情与画意。于是决定先游览上堡梯田,再去赣江探源。
10日6:30我和吴老师各自驾车从新校区出发,沿途接上各驴友,7:40进入赣粤高速昌西入口,往赣州方向疾驰。导航可以设定至崇义县的上堡乡,省去了问路的麻烦。12:13在赣州转夏蓉高速,往唐江方向,过唐江后,直到崇义县都是新高速,导航上没有,12:25在崇义县下高速,穿过县城,12:40到达上堡乡,在乡街道中间右拐,开始了约40公里的弯弯曲曲的水泥乡道,13:30进入上堡梯田景区范围。汽车沿盘山路蜿蜒上行,小雨淅淅沥沥一直下个不停,两边高山时而隐秘于烟雨浓雾中,时而展露雄伟宽厚的身姿,此时你就可以一路欣赏山腰上时隐时现的层层梯田,一圈一圈地绕山而上,极具视觉冲击,让人有一种还未到达终点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动感觉。14:00终于到达梯田景观最集中的南流村,在事先联系好的“阿波摄友客栈”吃中饭(沈老板,13576709304),大家饥肠辘辘,饭菜味道也好,个个吃的津津有味。
http://s3/mw690/9071cfbegdfa579ff3922&690
上堡梯田是全国最大的客家梯田,被誉为客家农耕之源。总面积4万余亩,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明代理学家王守仁在《立崇义县治疏》:广东返迁崇义的客家先民开垦了上堡梯田,距今有800年历史。梯田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海拔200余米,垂直落差达千米,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6度;梯田层层叠叠,相连梯田有的竟达162梯层之多;多数梯田为狭长的“带子丘”状,只能种一、二行禾,所以有“青蛙一跳三块田 ”趣说。
水南村海拔900余米,坐落在崇山峻岭中,放眼望去,雨雾蒙蒙中,四周都是梯田,高高低低,层叠错落,涌向天际,像一条条长梯,架在山间岭谷,将小村包围在她的怀抱,令人叹为观止。移步换景,处处皆景。水南村梯田主要观赏点分别是:山沟子梯田、八卦梯田和大排子梯田,相距都在千余米范围内,可以开车前往。我们首先驱车去看山沟子梯田。在一户农家门前停好车,沿游步道百余米,来到木制观景台,俯视山下,只见眼前脚下整个山脊依山随势修建的梯田一层一层直达山脚,重重叠叠的梯田,一排排、静静地铺陈在眼前,接天连地,精致而又恢宏。田埂顺山势蜿蜒,犹如田间水面上的阵阵涟漪,蓄满了水的梯田,折射出强烈的层次感,即使是阴雨绵绵,也是那样的耀眼纯美,流光溢彩。田绕山腰,或丰腴或苗条。有些田里刚刚插下禾苗,使水中恰到好处的透出片片绿色,禾苗迎风摇摆,尽情享受着山泉和雨露的滋润。梯田向左侧远处山腰延伸,不见尽头,间或有几栋青瓦灰墙的农屋点缀在山间梯田之中,有老农正赶着水牛在雨中犁田,由于隔得远,看上去像一个小点在云雾间的水面上移动,正如天梯云障听牛呤。矮点的小山,就没有浪费一丝土地,连山顶也辟成水田,梯田一层层、一圈圈绕山而下,这里有句民谣:“上堡,上堡,高山顶上水淼淼”。你不得不佩服客家先人的智慧,他们能在这荒山野岭,为了维持生计,依山建房,开山凿田,坡度平缓处则开垦大田,坡陡狭窄处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凿,从山脚开到山顶,不浪费寸土块石,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的梯田犹如横在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http://s15/mw690/9071cfbegdfa57ede8e8e&690
http://s3/mw690/9071cfbegdfa57ee47772&690
http://s16/mw690/9071cfbegdfa57ec54b8f&690
http://s10/mw690/9071cfbegdfa57f0c5409&690
http://s14/mw690/9071cfbegdfa57f12504d&690
http://s13/mw690/9071cfbegdfa57eb946cc&690
离开山沟子梯田,沿指示牌驱车两、三千米我们来到八卦梯田,顺梯田间的游步道,一直往上走到梯田顶端的观景台。俯视梯田,视野开阔。八卦梯田虽不如山沟子梯田险峻,坡度也平缓许多,但是面积很大,估计面积达五、六百亩。奇特的是,梯田随两边的山势相对扭曲,顺势而下,犹如双鱼互嘻,并在远处形成一个圆心,确如八卦图一般。据说有一位爱好摄影的游客在此拍摄时,无意中发现此处梯田形如八卦,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八卦梯田就此得名,这也是上堡梯田中唯一一处不以本地俗称命名的梯田。正因为此处梯田暗合八卦,生态环境好,少有病虫害,很少施用化肥、农药,因此,所产稻谷,米质晶莹柔软,颇受市场欢迎。
http://s6/mw690/9071cfbegdfa5862061c5&690
http://s12/mw690/9071cfbeg7cc3c09f76cb&690
http://s2/mw690/9071cfbegdfa58663d8e1&690
http://s11/mw690/9071cfbegdfa5867a7e5a&690
http://s14/mw690/9071cfbegdfa58626d6cd&690
http://s14/mw690/9071cfbegdfa5864ee4ad&690
带着惊奇,我们回到阿波摄友客栈,从其房边下去不远,就是大排子梯田观景台。这里海拔约790米,可惜下了一天的雨此时更大了,云雾雨水将整个大排子梯田笼罩着,不见真面目。正当大家觉得有点失望时,或许是我们的诚意感动了上苍,云雾突然稍稍散开了那么一瞬间,让我们得以一睹大排子梯田的真容。只见梯田从我们脚下一直向远方连绵的群山延伸3000余米,横跨几道山梁,最大落差约800多米,总面积估计有680余亩。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而上,层叠有致,高低错落,其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形成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周围环境优美,山、水、梯田、村庄被和谐地融为一体。如此面积大、线条好、形状美、立体感强的梯田,直让人惊叹在漫长的岁月中,客家先民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坚强意志,以及在认识自然和建设家园中的智慧和力量。
http://s7/mw690/9071cfbegdfa58b5a8a06&690
有诗赞曰:
春雨滴翠,
莳苗千重媚;
天梯忽闻采茶戏,
光影和声人醉;
待到梯田金秋,
稻香人醉悠悠;
云岭夕听牛铃,
道是秋收不休。
美景稍纵即逝,我甚至来不及架起相机,远山梯田又被雨雾笼罩,只得作罢,此时已是18:00,考虑到明天的赣江探源路途未卜,于是大家决定下山,连夜赶往石城县。19:40在崇义县城吃完晚饭后上高速,经夏蓉高速,过赣州,至瑞金,转济广高速,泉南高速,于23:35到达石城县,早有同事小邓的同学小黄帮我们联系好了酒店入住,为明天探源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骑路人
2013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