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一念心性而谈空假中三观!

标签:
净土应住样子真如角度星座 |
分类: 佛教版块 |
安住一念心性而谈空假中三观!
净界法师
本经在引导我们观察生命的真相,它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是我们遇到种种外境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正念真如这一句话它开展出来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样的道理。
首先我们讲到本经的所观境,它的所观境就是以现前一念心性当所观境,也就是我们在整个人事因缘的刺激之下,首先你不要管外境是怎么样,你也不要管你内心的感受跟想法是怎么样,因为它都是生灭变化。所以它的一个重点,我们讲云何应住,第一件事情,你把你的心带到现前一念心性而住。一念心性,本经说的就是真如,因为它是真实不虚,它恒常不变,它不随时空而改变。
当我们把心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就起观,修空假中三观。空观在前面的二十五圆通讲很清楚,观一切法是缘起性空的。不过本经在发明空义跟中观的思想是不完全相同,中观是从它外在的相用是因缘生而无自性观进去,本经是直接探本求源,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找不到它的出处,然后直接觅之了不可得,就把自性空给开显出来,所以本经是从觅之了不可得来发明空义,这大家体会一下!
即空、即假,即空所发明的是一念心性不变的理体,即假是发明它随缘的作用。即假本经主要是从二个方向,情跟想,假设我们依止的是情感,我们心性就随顺情感的因缘,显现三恶道痛苦的果报,而得惑业苦,假设我们生起的是一种理智的观照,理智的想,我们的心性就随顺想的因缘,显现种种安乐的果报。这一念心性它有随缘义,它在不变当中随顺情想的因缘,而产生十法界的染净因果。即中,空假不二叫做中。
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本经在发明因果最大的差别,诸位你会很清楚的从经文当中看到,本经在讲因果论,跟一般讲因果论是不太一样的,它是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发明十法界的因果,安住一念心性而谈空假中三观。
这样的特点在整个转识成智,破妄显真的过程当中,它的速度会比较快。它的内涵我们到了经文再详细说明,什么叫依止一念心性来观察因果?这样子再观察因果有什么差别,等到经文再详细说明……
净界法师 楞严与净土-----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