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速算教学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下)多处涉及乘法速算,谈谈教学体会。
一,教材48面,题9 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根据规律直接填写其他各题的得数。
31×11=
41×11=
50×11=
32×11=
42×11=
51×11=
33×11=
43×11=
52×11=
34×11=
44×11=
53×11=
35×11=
45×11=
54×11=
关键是“发现了什么规律”,并能“根据规律直接填写其他各题的得数。”
此类题的共同点是乘以11。而任何数1的乘积都得原数,这就是发现规律的突破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刚学了两位数的乘法,显然只能从竖式观察。(学了乘法分配律可用11=10+1).从竖式看到,结果的百位上的数字就是这个数十位上的数字(原十位上的数字乘11十位的1,当然得原数),而个位上的数字就是原个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乘以11个位上的1也得原数),十位上的数恰好是原十位与个位数字的和(原十位乘个位上的1加上原个位乘十位上的1,注意两数字的和不满十,如满十则需向百位进1)
这样就发现一个两位数乘11的规律是:结果是三位数,如果这个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不满十,则结果的百位数字是原数的十位数字,十位是原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而个位就是原个位数字。(如果满十只需在百位上加1.)
根据这规律就能直接写出各题的得数。
当然,还有一个规律是把这个数扩大10倍(后面添0)再加上原数,如
31×11=310+31=341,
32×11=320+32=352,……
还有就是可以在计算出每列的第一题后,后面的题依次加上11就行了,如
∴
31×11=341,32×11=341+11=352,33×11=352+11=363,……
总之,希望通过做题的过程学生能尽量发现规律,从而提高能力,这才是教学的目的。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后,需要通过竖式让学生理解: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十位数字相乘的100倍,二是一个数的十位与另一个数的个位互相乘的和的10倍,三是个位数字的乘积。
所以如果不进位,积是三位数(进位积是四位数),而积百位是两数十位上数字的乘积,积的个位是两数个位上数字的乘积,而十位则是两数十位和个位互相相乘的和。
如果乘积进位,则积是四位数,积的个位数字是原个位数字乘积的末位,积的首位上十位数字乘积的首位。这样就可快速检查积的首,末位。
下面用一道培优数字迷的题说明应用:
题,找出下面题中“蓝天”代表的数字。
蓝天×天蓝=2268
(原题为竖式,中间有两组数,比较简单,现难度大了些)
解:乘积末位是8的两数字有,1)1×8,2)2×4,3)2×9,4)3×6,5)4×7,6)6×8.
利用十位相乘得首位排除,1×8,2×4.小于22相差太大;4×7和6×8,大于22。
剩下接近22的2×9和3×6。因十位,个位相乘9×9进8加上2×9的18得26大于22,所以不合舍去,剩下3×6,6×6进3加上18接近22,验算36×63=2268,于是
蓝天代表的数字是6和3。
注:要学会使用排除法,列举时六组不能漏掉。
二,教材51面题10,计算下面第一列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按规律直接填写其他各题的得数。
15×15
55×55
25×25
65×65
35×35
75×75
45×45
85×55
还是规律,但这规律是比较难发现的,只能引导。
第一,末位肯定是5,
第二,由于个位都是5,与十位相乘的和末位是(5+5)×10=100.,也就是十位与个位乘积和的末两位是0,也就是末两位是个位数的乘积5×5=25。
第三,首位是十位数字的乘积加上十位与个位乘积和的进位,因个位都是5,十位数字相同,所以进位就是十位上的数。所以,当十位为1时,进1,为2时进2,…于是首位为。
十位数字乘十位数字加上十位数字,如
15×15→1×1+1,25×25=2×2+2,…因为
1×1+1=1×(1+1),2×2+2=2×(2+1),…所以,以上规律概括为:
当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如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都是5时,可按以下规律计算:
用十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加1和的乘积扩大100倍再加上个位数字的乘积。
如: 15×15=1×(1+1)×100+5×5=225
25×25=2×(2+1)×100+5×5=625,
……
55×55=5×(5+1)×100+5×5=3025,…
熟练以后不写过程,可直接快速写出结果。如85×85=7225(8乘9后面添上25)
以上可推广到只要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的和是十都成立。如
24×26=2×(2+1)×100+4×6=624,71×79=7×(7+1)×100+1×9=5609
三,教材59面题3,
比较每组算式得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1) 30×30=
31×29=
32×28=
33×27=
(2) 50×50=
51×49=
52×48=
53×47=
比较结果(1)30×30=
900 31×29=899
32×28=896
33×27=891,因为
899=900-1×1,896=900-2×2,891=900-3×3,所以,当两个两位数相乘时,如果一个数的十位数字小1,个位数字和是是十,则可用大数十位数字自乘的100倍减去大数个位数字自乘的积。如
51×49=50×50-1×1=2499,…53×47=50×50-3×3=2491
注:此类题实质是应用平方差公式,31×29=(30+1)×(30-1)=30×30-1×1
可推广:如两位数相乘,十位数字相差1,个位数字和为十,则可用大数十位自乘后退1的100倍加上个位自乘后的补数。如
42×38,4自乘16退1是15,15的100倍加上2自乘4的补数96得1596。(使用退1加补数比减法要简单)
发现规律,并能归纳和应用是数学能力的较高的体现,希望学生能慢慢逐步地掌握和熟悉。希望学生不仅是能知道一些固定的知识,还应该尽量去发现和归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