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拳遭骗记
(2013-04-15 11:58:59)
以前随师学艺时,一生以教拳为业,历经人间沧桑的老师总是告诫我。不要在外人面前轻易演练所学之拳术;交友要谨慎;教授学生要仔细观察其人品,秉性。以防居心叵测的骗子和歹徒暗算。年少不更事的我,嘴上唯唯应承着,心里不以为然,觉得老人家有点疑神疑鬼。
谁知若干年后我承老师的衣钵,刚从事太极拳教学,就被人骗取师门相传拳术套路。那时我在一个小区的草坪旁教杨式太极拳,有一位近六十岁的老先生常来观看,时间长了,彼此之间熟悉了,于是攀谈起来,他说,他从三十岁起就练习太极拳,看你教的太极拳不同于众,有独特的风格,为什么是这样的姿势?我从拳理和力学方面回答了他的提问。他又问了我的师承传递。听说之后。眼睛有点发亮,连说几声,“某某老师名不虚传”(即我老师)。初出茅庐的我受到别人称赞,恭维,心里很舒坦,两人越谈越投机,非常融洽。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成了忘年之交,从此这位李姓先生每天都来,我教学生时他在边上仔细地观看;听讲;模仿。说实话他是一位很聪慧的人。有次我给一位学生讲解太极拳的身法练习的要领:以腰为主宰,带动两肩;两胯。旋转四肢,他第二天对我另一位学生说:“练习时腰是太极。左右旋转是两仪。带动两肩,两胯是四象。两边肘,腕,膝,足踝是八卦······。”我在教揽雀尾抱球时对学生说右手如托球底,左手如同扶在球面上。他会衍敷成揽雀尾掤时双手上前上滚球;揽雀尾捋时双手由右向左横向滚球;揽雀尾按时由后向前下推球······。
到了八点半以后,学生们都走了,他就和我一起闲聊,话题总是不离开我的师门情况;太极拳拳艺方面的技术。他好像听的很认真,很仔细,似乎要努力记住似的,有次我提到有一位师兄是某大学的教授,他会问姓与名?教什么专业的?还要我重叙一遍。当时有点觉得奇怪,闲聊记得这么仔细干什么?但也没细想。在观看我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有不明白处他会细细地询问,要我解释,有些技术性的东西本来是拳家不轻易向外人泄露的,因是好朋友,对于他的提问就毫无戒备地剖解分析给他看了。有次他问我,“拳架中的手挥琵琶和提手上势,两式姿势相似,你在讲解应用方法时,为什么手挥琵琶作用对方的左侧,?而提手上势却进对方的中门?”我从拳架的上下式衔接结构上分析给他听;演示给他看其中的不同之处,他看了之后连声称谢说“你使我了解了太极拳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原理和奥秘,谢谢,谢谢······”。神情好像很兴奋。有时聊得晚了,过了吃午饭时间。他会邀我到他家里去吃饭,他的妻子也笑脸相迎非常热情。这样的情况持续了约半年多,渐渐地他来得稀疏了。有时两天来一次,有时四五天来一次。
老李已有将近一个月没来了。不知是家里有事呢?还是身体不适?我有点惦记,那天学生们走了以后我决定到他家探访,到了他家敲门之后,他妻子把门开了一条缝,问:有什么事?我说“阿姨,李师傅在家吗?”她说“不在,出去了“。随即把门关了,神情冷漠如同陌人,与以前笑脸的她相迎判若两人,我不明白为何,只得离开,走到小区门口恰好遇到相识的拳友老王,喧寒一番后我说:“老李一个多月没出来玩了。去他家去探望,他老婆说不在家。”老王说“刚才看见他进去的,怎么不在?”他接着又说,“你还不知道吧,老李现在在某大学里教太极拳,自称是你老师的嫡传弟子。听说学的人还不少呢······。”这时我想起了老师的告诫。后悔莫及。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