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汇储备后面人民币发行权问题

(2012-04-14 11:43:49)
标签:

人民币

外汇储备

货币发行权

美联储

美元

分类: 话语.美元

卢麒元先生的观点具有专业的深度和战略的高度,本博一直关注和学习,今“活埋人民币的天坑”一文,深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故将思考发博,大家共同交流思考。

一、活埋人民币的天坑:对和不对

从全球来看,自1970年代起,全球格局在三个层面发生质变:

1、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获得源于两个事实。美元的“金本位”转向“需求本位”,这是纯经济趋势;同时,以石油战略为布局,美国构建了一个“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离不开石油-买石油离不开美元”的交易秩序,其核心是美国在产油区的军事存在。因此,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获得源于两个事实:A黄金开采速度跟不上交易增长速度,货币印刷只能是“需求本位”,这是经济逻辑;B美国的石油战略,这是政治逻辑。

上述事实表明,在美元已经成为世界货币的背景下,其他货币要想再成为世界货币,前提是符合经济规律,核心是强大的国家意志和军事实力。没有军事上的博弈,就没有成为世界货币的现实基础;没有对经济规律的遵守,就不知道如何布局货币市场。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说美元是“废纸”,因为“需求本位”意味着,世界上对美元需求多少,美元就必须印刷多少,这是客观经济逻辑。但同时,我们更不能天真的认为,美元是“普世货币”,它所以能国际化,核心是来源于石油战略的全球布局,这是美国国家意志,是属于黑社会的霸道行为。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美元看作“黑社会的纸条”。

2、财富内涵的转换。在金本位时代,纸币是货币的符号,纸币印刷的规则是:黄金标准,即相应黄金按比例印相应纸币。因此,这个时期,存钱=存财富,财富的内涵是:积累性。

在需求本位时代,即1970年后的今天,纸币印刷的规则是:需求标准,即有多少交换需求就印多少钱。因此,今天,纸币不是货币的符号,而是交换的媒介,也就是,钱≠财富本身,但财富必须通过钱来获得。所以,今天财富的内涵是:流动性。

因为全球的钱是美元,因此世界财富的配置就需要通过对美元的流动性控制来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谁主导和控制美元流动性,谁就主导和控制了全球财富的再分配权。

 因此,“一种货币国际化是外汇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而绝对不是人为操纵的结果”,这一判断,既对也不对。

对:因为国际货币市场,美元强势源于金本位时代美元的实力,黄金储备第一啊,这是历史。

不对:谁在控制美元流动性,当然是美联储。美联储是人啊,它控制,当然是人为操作。

美联储是谁?不是美国政府,是全球金融资本,现身为“国际对冲资本”和“美元套利资本”。

奥巴马是谁,资本的打工者。因为在西方民主体制下,奥巴马只拥有执行权,军队归国家,立法归议员,司法归法院,媒体归资本。

3、商品价值重心转移。工业化阶段,商品的卖点是“实用价值”,今天,商品的卖点是“符号价值”。“实用价值”兴起了“工业化”,“符号价值”崛起了“去工业化”。全球范围内,“去工业化”主导“工业化”成为趋势,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在这个意义上,“废纸→人民币→商品”,背后是世界经济秩序的支撑,即“人民币-商品”=工业化,“废纸”=去工业化。

中国要改变这种秩序,不是简单的要爱国,不是简单的拒绝废纸,那不是真相。真正的问题是:立足工业化,进行去工业化的产业模式新布局。

秩序改变了,中国的地位就当然有了。

二、外汇储备后面人民币发行权问题

中国外汇储备的含义很特殊,不是一般通行的概念,其本质是:中国人赚1美元,就存入央行储备,同时在国内发行约21元人民币。在这一模式中,“1美元进来央行储备国内印刷21元人民币”是完整架构,其中,央行储备是中间环节,开端是1美元进来,后果是21元人民币发行。可见,外汇储备概念的实质性内容,牵连到中国人民币发行机制问题。

从事实上看,美元进,人民币发行,美元进的多,人民币发行就多。

今天美元进入中国,从性质上看,分三类途径:A贸易顺差,B美元套利,即人民币升值前进入,升值后退出,C资本对冲,即美元贬值,国际资金避险来中国购买资产。相对而言,贸易顺差还属于可控因素,但对冲、套利规模那就是不可控因素了。

在这个意义上,B和C两个因素都不可控,都属于国际金融资本行为,那么,这就相当于,B和C两种资本进来多少,中国人说了不算,相应地,该发行多少人民币(“B+Cx21),也就做不了主了。因此,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货币发行权严重失控。

那么,我们失控了的部分,谁控制了?当然,是“美元套利资本+对冲资本”=国际金融资本。他们的老家在哪里?华尔街。华尔街的组织化因素是什么?美联储。

在这个意义上,“不允许藏汇于民”,就是不想要我们的货币发行权的完整性。这是一个经济问题吗?不是。国家立场问题,政治家的政治品格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