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3年3月制定的普洱茶标准以及普洱茶功效

(2013-10-04 13:21:48)
标签:

杂谈

休闲

2003年的普洱茶标准
来源:中国普洱茶网

2003年的普洱茶标准
 
  普洱茶是云南深传统的特色历史名茶,生产工艺及产品特征具有特殊性。由于普洱茶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普洱茶地方标准,作为普洱茶生产、检验、贸易、仲裁的依据。
 
  本标准由云南省茶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茶业协会、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关茶场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勐海茶厂、云南海湾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昆明台联商贸有限公司、昆明台联商贸(茶叶)公司、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星银、张勤民、苏芳华、王霞。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洱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类型、等级、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茶的散茶和紧压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的而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57—1996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8302—1987   茶取样
 
  GBT8303—1987    茶磨碎式样的制备及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8304—1987   茶  水分测定
 
  GBT8305—1987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8306—1987   茶   总灰分测定
 
  GBT8310—1987   茶   粗纤维测定
 
  GBT8311—1987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SBT10036—1992   紧压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157—1992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是用于本标准。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4、类型与等级
 
  4.1普洱茶按形状分为散茶与紧压茶
 
  4.1.1普洱散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共十一个等级。
 
  4.1.2普洱紧压茶外形有圆饼形、沱形、砖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
 
  4.2实物标准样
 
  4.2.1普洱散茶根据各等级的品质要求,制作特级、一、三、五、七、九级共六个实物标准样。(每五年换配一次)
 
  4.2.2普洱紧压茶不做实物标准样。
 
  5、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5.1.2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
 
  5.1.3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
 
  5.1.4普洱散茶必须符合相应实物标准样。
 
  5.2感官要求
 
  5.2.1普洱散茶品质特征见表1。
 
  5.2.2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平滑、整齐、端正、厚薄匀称。分洒面、包心的茶,其洒面茶应分布均匀,不起层掉面,包心不外露。
 
  5.2.3普洱紧压茶的内质要求
 
  汤色红浓,陈香纯正,滋味纯正,叶底褐红、匀齐。
 
  表1普洱散茶品质特征
 
  品名  外形  内质
 
  条索  整碎  色泽  净度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级  紧细  匀整  显毫  匀净  陈香浓郁  浓醇  红浓明亮  褐红细嫩
 
  一级  紧结肥嫩  匀整  较显毫  匀净  浓纯  浓醇  红浓明亮  褐红肥嫩
 
  二级  紧结较肥嫩  匀整  条匀较显毫  匀净  浓纯  浓醇  红浓  褐红柔嫩
 
  三级  条索紧结  匀整  尚显毫  匀净  浓纯  醇厚  红浓  褐红尚亮
 
  四级  肥壮紧结  匀整  尚显毫  有嫩梗  浓纯  醇厚  红浓  褐红欠匀
 
  五级  条索紧实  匀整  略显毫  匀净  纯正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六级  壮实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七级  肥壮紧实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八级  粗壮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九级  粗大尚紧实  尚匀整  褐红  有梗  纯和  平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十级  粗大稍松  欠匀整  褐红稍花  有梗  平和  平和  深红  褐红稍粗

 

什么是普洱茶?

    经过千年发展历史的普洱茶,近年来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最具魅力和广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的健康饮品。但由于消费者、生产者和商人对普洱茶的认识模糊,使得普洱茶市场上"李鬼"横行,假货劣货泛滥。那么,到底什么是普洱茶呢?

根据云南省标准计量局2003年3月公布的普洱茶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中包括历史上经自然发酵而成的普洱茶(存放也是一种加工方式),也包括现今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的普洱茶。普洱茶发酵有两个途径一是自然陈化,成型时俗称生茶生饼(或青茶青饼),自然陈熟后称"原旧普洱茶"或"生普"。二是人为加湿加温渥堆,成型时俗称熟茶熟饼。云南大叶钟茶属性物质重,加工的晒青毛茶苦涩浓烈,发酵陈化后,其浓烈性味得以收敛,杂味散失。普洱茶品性温和,不像绿茶那么清寒,也不像红茶那么浓烈,独具陈香、醇厚、甘滑的风韵。

普洱茶虽发展演变于晒青茶,但晒青茶绝不等于普洱茶。由于普洱茶的商品概念源于地名,产区和销区常混淆普洱茶、晒青茶和滇青茶的界线。云南省从1974年开始在昆明茶厂试验人工发酵普洱茶,成品后只供出口,没有内销。

  存放多少年才能算普洱茶?

在购买普洱茶时,消费者可能经常遇到商家称自己的普洱茶有15年历史、60年历史……喊出的价格也往往很高。究竟存放多少年才能算是普洱茶呢?

人工发酵普洱茶加工制成后,须存放三年或更长的时间。云南普洱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和缓发酵,达一定年份后内香凝聚,也就找到了其独特的价值。

自然陈化成型的生茶生饼,即使是同样的茶叶,由于存放地点、存放时间、加工方法、发酵程度、保管方法、环境的不同,其变化情况也不同,陈化程度不同,口感也会产生差异。就"善变"的普洱茶来说,单纯以年代来标准化口感,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做工好、发酵适度、陈化足的普洱茶,苦涩味转化了,阴天造成的淡淡烟草味消散了,发酵时遇低温出现的少许酸味消失了,品尝时就会感到滑口充盈、无杂味、无生涩刺喉的感觉。过度夸张年份、过度神话部分小区域,会模糊视线,不能客观公正地品评茶叶。

经过自然陈化的生茶生饼,滋味和外型须达到云南省标准计量局公布的普洱茶感官要求:外型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因此,如果您购买普洱茶品尝时,觉得有酸味、烟草味,或者过于苦涩,那它可能连起码的存放年份都未达到,更不可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好茶了。

普洱茶与人体健康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普洱茶具有抑菌、减肥、降脂等功效,也因此,普洱茶在日本、韩国、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及国内深受消费者青睐。到底普洱茶有何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好处呢?

普洱茶由于在渥堆过程中有微生物参与,因此其内含成分与红、绿茶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在渥堆过程中有明显降低,氨基酸和糖类含量有所减少。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现代科学实验表明,普洱茶对人体健康的功效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降血压、血脂:法国某医学院对40位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服用普洱茶后77%的患者甘油三脂含量下降,50%的患者胆固醇含量下降。日本、我国台湾、云南等地都进行了类似实验,获得了肯定的效果。
减肥:法国和日本科学家的实验证明,饮用普洱茶和乌龙茶均有明显的减肥效果。普洱茶因此在国外被称为"减肥茶"、"苗条茶"。

预防心血管疾病:由于普洱茶的降血压、降血脂作用,以及其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长期服用普洱茶可以对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效。

防辐射:据广东中山大学何国藩等用普洱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2%普洱茶可以解除用钴60辐射引起的伤害。

 普洱茶是怎么制作的?

    普洱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要经过以下工序制作:

杀青:杀青是绿茶生产的标志,也是其区别于红茶最重要的工序。杀青后,酶的活动终止了。晒青毛茶多采用锅炒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达到杀透杀匀的目的。

揉捻: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晒干:通过日晒干燥。天晴时,薄摊晾晒;天阴时,茶叶就摊晾在火塘上吊挂的竹席上。晒青毛茶偶有烟味,原因就在于此。

历史上,云南晒青毛茶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手工作坊,设备简陋。晒青毛茶经过发酵陈化,就演变成普洱茶。人工发酵普洱茶的第一道工序是渥堆,首先将茶叶匀堆,再泼水使茶叶受潮,然后把茶叶堆成一定厚度,盖麻袋或塑料袋保湿,让其发酵。发酵期间的温度控制很重要,温度低,发不起来,温度高,烧堆。必须视温度变化及时翻堆调节温度。经过一段时间堆积发酵,茶叶色泽变为褐红色。渥堆达到适度后,扒堆晾茶,解散团块,散发水分,自然风干。待茶叶干燥,再进行筛分分档,制成普洱散茶。人工发酵普洱茶陈化期比生茶陈化期短的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