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爱,力量与技巧之美——记石家庄实验中学“最牛班主任”赵志勇

(2014-07-07 07:53:02)
标签:

育儿

分类: 个人材料

师爱,力量与技巧之美

——记石家庄实验中学“最牛班主任”赵志勇

赵志勇同志,男,1979年生,河北省行唐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石家庄市骨干教师,石家庄市优秀教师。他是一个“德育为先”的积极饯行者,因其所带的507班、807和亲自指导的1111班、1106班和1104在高考中本一、本二率遥遥领先,并大幅刷新石家庄实验中学高考纪录,而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大实验最牛班主任”。对于赵志勇的班主任工作,石家庄实验中学唐校长曾经有过一段中肯的评价:“在学校成功转型的探索中,赵志勇是一个节点人物;在学校全员管理理念的形成中,赵志勇是一个关键人物;在学校敬业、奉献、求真、务实的教师团队建设中,赵志勇是一个代表人物。”

一、他是“拼命三郎”

在实验中学,赵志勇有一个“拼命三郎”雅号,早晨他总是比学生早到教室,晚上他总是在学生就寝后才往家赶,三餐和空当他也一直陪在学生身边。在高强度的班级管理和高质量的教学要求的压力下,赵老师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忙得不亦乐乎,却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经常患重感冒。但是赵老师并未因此少上过一节课,少处理过一件班务。在值班室,赵老师经常一边打着吊瓶,一边批改着作业,或者与学生谈话。有时轮到自己上课,赵老师拔下针头就走。“绝不能因为老师个人的原因,而耽误那么一大帮孩子。”这是赵老师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去年年初,赵老师因病做了一场大手术。刚做完手术,赵老师就跟家里要来手机跟学校老师联系,询问年级和班级的状况。赵老师实在太挂念孩子们了,不顾医生休养至少六个月的建议,出院仅仅一个月,就拖着虚弱的身子坚持上班。虽然暂时上不了课,但只要能在楼道里转转看看,能看到学生们,赵老师就放心多了。

二、“要永远和学生站在一起”

“爱是什么?爱就是要永远和学生站在一起,做学生最坚强的后盾!”赵老师在一次班主任研讨会上倾囊相授。“要和学生永远在一起!”是赵老师走进学生心灵的法宝,这股爱的力量,成为滋润心田的甘泉,融化坚冰的春风。学生王某曾回忆说:“有一次,我犯了错误,非常害怕,心惊胆颤地准备迎接学校的处分;赵老师这时没有批评我,反而说了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你受到惊吓了吗?别怕,我们一起应对。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心里默默地说:就是为了赵老师这份理解和信任,我也一定要做到最好。”在清华大学硕博连读的杨桃,还深刻地记得2008年毕业前夕,赵老师与他们同吃同住的情景:“高考进入100天倒计时后,同学们心理压力非常大,每天魂不守舍,学习也进入不了状态。赵老师发现这个现象之后,立即把自己的床铺搬到了学生公寓,每天和我们一起出操,一起吃饭,一起上自习。虽然他家离学校还没有300米,但在最后一个月,赵志勇没有回过家,没有去看刚刚9个月大的儿子……”

 赵名士入学时540分,基础弱,生活习惯不好,有抽烟史,还经常迟到早退,上课犯困走思,作业拖拉应付.对于这样的学生,赵志勇不但不歧视,反而时刻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时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力争进步。有一次,晚休查宿舍,赵志勇发现他的床头有亮点,就推门进去,赵名士快速地把烟藏进了被子里。赵志勇急忙拿了他的烟,轻轻地说:“名士,把烟藏在被子里多危险啊!明天还要学习,早点休息吧!”在以后的日子里,赵名士慢慢的在改变,每天都到教室很早。任课教师也说名士变化很大,作业比以前认真多了。期中考试过后的第二天,赵名士塞给赵志勇一封信:“老师,这一年来,您和我交流过28次,从第一次起,每和我交流一次,我就攒下一个烟头,我刚开始是想看一看您对我的耐性能持续多久。那天晚上本来做好了挨训的准备,听到您充满关爱的话语,我惊呆了!您是第一个对我充满希望并付出爱心与耐心的老师,我一定要给您也给自己争气……”带着这样的决心和动力,2008年高考时,赵名士考出583分好成绩。

今年,临近高考,赵志勇和一名成绩不太稳定的学生交流时说:“学习上有问题要及时找老师解决,别积少成多。”可这位学生却支支吾吾:“教室和备课室虽只有50步,但不知为什么总感觉距离比较远。”赵志勇追问道:“要是在教室旁边呢?”学生说道:那就不一样了……”从此,在楼道的角落里、紧挨着教室的地方,多了一套桌椅,一盏台灯。每天晚上赵志勇组织值班的老师坐在这里,为学生答疑解难。“呵,就和原来的晚自习办公室差不了几十米,来问问题的学生显然多了起来,问题也明显多了……”这盏小小的台灯打破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消除了学生心理障碍。

三、家里永远放着2000元现金

赵老师与妻子有这样的一个约定:家里永远要放着2000元的现金,这个钱无论是谁无论什么事都不能动,只能专门用来防备学生的不时之需。提起这个约定还要从05级的学生韩某说起。韩某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不太稳定,赵老师多次找他谈心,韩某终于打开了自己的心扉:“我父亲因车祸受伤一直躺在家中;我还有一对双胞胎弟弟在上初中,成绩都很好;家里穷,我学习又不好,我不想白花钱了,我想打工挣钱,供两个弟弟。”面对着这么善良懂事的孩子,赵老师下定决心:绝不能让学生因贫困而辍学!赵老师立即拿出300元钱,并帮他在学校申请了贫困生助学金,还用童第周的事迹激励他。终于,处在阴霾中的韩某有了些许变化。赵老师抓住关键时机,趁热打铁,在精神上鼓励他,生活上帮助他,学习上联系科任教师对他进行针对性辅导。韩某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学习成绩也节节攀升,一年后被北京化工大学录取。韩某的成长,让赵老师深感欣慰。同时,赵老师也意识到类似的学生不只一个。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不因贫困辍学,赵老师不仅自己资助学生,还积极与学校沟通,制定了多样化的帮扶政策。

“学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在赵志勇的心里时刻装的都是他的学生。一次课上,赵志勇发现赵刚宿舍有好几个学生课间都在桌子上趴着。 就问赵刚:“不舒服吗?要不要到医务室看看?”赵刚说:“没事,昨晚没有休息好。”可第二天和第三天,一连好几天的课间他们几个还是在桌子上趴着。于是,赵志勇晚上就来了个突击检查一次。一连两个晚休都没问题。后来了解才知道,是因为值班老师怕学生有事,半夜来回巡视一圈,结果脚步声吵到了学生。赵志勇恍然大悟,每一个不经意的细节都有可能带来大影响。从此,赵志勇就就开始练习走路,无声的脚步。在家练、上班路上练只要走路就练。178的个子,近170的体重,着实的辛苦。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后,进步的确很大,走路几乎毫无声息。可脚掌却开始疼了起来,肿的很厉害。等周日到省二院检查治疗时,医生建议他要停止练习。又是按摩又是折腾了一个月,脚不疼了,走路更轻了。课间补觉的学生也少了。

四、学生都是潜力股

赵老师对学生有一个独特的比喻,他说:“每个学生都是一支潜力股!”这个比喻真妙,体现了赵老师作为班主任的学生观。既然是潜力股,那就要舍得投入,舍得长期“持有”,舍得下功夫去经营、去挖掘,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定会绽放异彩。既然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支潜力股,就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就会坚信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就会信任、善待每一个学生,从而让学生悦纳自己,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基于这一理念,赵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智慧和汗水。是金子总会发光,是潜力股终将绽放异彩。在2008年高考中,赵老师所带的507班,本一上线达20人,上线率36%,其中17人超出本一线40多分。在2011年高考中,赵老师所带的807班,本一上线达32人,上线率52%,其中600分以上26人;本二上线53人,上线率85%,在12个平行班中,各项数据均在年级之首。

五、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在赵老师班级的墙壁上悬挂着威廉·詹姆士的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赵老师认识到制约高中生成绩提高的一个瓶颈就是学习习惯不够规范,书写不规范、审题不严谨、运算不正确、表述不到位、步骤不合理,这些细枝末节往往让学生会而不对、对而无分。807班高考之所以取得震撼性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注重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学习习惯,最大程度减少学习上的低级失误。习惯养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规范严谨的习惯应该体现在两操、舍务、两休、卫生、纪律方方面面。赵老师班的学生,每天早晨起床后,十五分钟内迅速整理好自己的内务,被子叠如豆腐块,洗漱用品摆放整齐,地板擦得亮如明镜,一切就绪后快速奔向操场;晚休时,回到宿舍后迅速洗漱上床,熄灯铃声一响,宿舍立刻鸦雀无声,一片静寂。赵老师的学生把“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作为座右铭,规范严谨的意识在一点一滴的养成教育中渐渐植入内心。

六、我是主人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赵老师创造性地推行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先后出台了“班级全员自主管理条例”“学生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值日班长制度”“对子班对擂措施”等一系列学生自主管理的规章制度,不断扩大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平台。通过推行班级全员自主管理模式,把班级真正还给了学生,让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我成长的主人,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级的班风、学风明显好转。同时,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管人”与“被管”的机会,在管理中也都尝到酸、甜、苦、辣,从而促进其自主合作意识的生成。引导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推进了学生自律行为的生成。丰富了学生成就感的自我体验,强化了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心。强化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七、三分钟,大交流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强调的“激励”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赵老师是一个激励大师,爱和信任是他最好的激励手段。赵老师和教学组的老师必定提前三分钟到教室候课。这短短的三分钟构建起了师生广阔的交流平台:对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老师与其共同分析原因,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则以理服人,使其慢慢转变;对于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老师多进行安抚,使其感受到关怀,安心学习……老师们用春风般的沟通话语推开每一位学生的心扉,激发孩子心中的自信。老师的微笑,温暖了学生困乏疲惫的心灵;老师鼓励的话语,激发了学生的自信;老师的关怀,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师生间的谈话,加深了双方的感情。师生之间互尊互爱,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关系融洽和谐,形成班级浓厚的教学氛围。

八、七彩廊道文化

制度管人,文化管心,赵老师非常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不断开辟“廊道文化”、“墙壁文化”、“板报文化”等新阵地,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装饰教室。赵老师老师要求教室内物品设置讲求实用性、装饰性、教育性,教室内设置展示学生作品或教育成果的园地或专栏,以此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班级成为了欢快的乐园和温馨的家园。教室内墙壁有着育人的功能,每一块墙壁都“能说会道”,学生习作展示、信息汇览、榜样风采等内容丰富多彩。一朵手折的小红花、一幅手绘的简笔画,这点点滴滴都凝结着学生们的智慧与心血。教室门外的廊道也被老师和同学们的巧手装扮得花枝招展,励志故事、学科知识点梳理、优秀学生榜、班级宣言等等内容都被展示出来,形成一条七彩的“廊道文化”风景线。

九、助推“临界生”

赵老师培养学生的目标因学段各有侧重:高一的教育重点是初高中知识衔接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高二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教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反思和总结;高三则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网络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因为培养目标清晰,并且有层次性,所以学生在这三年中的收获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迈上来的,坚实而有力。在高三阶段,要想提高本一、本二率,就必须在临界生上下功夫,因为临界生学习成绩不稳定,心理素质不好,学习漏洞较多。赵老师两次确定临界生,第一次是初入高三,结合高二成绩确定临界生,第二次是后半学期结合质检二、唐山一模和校内一模三次成绩再次确定临界生,每位任课教师认领4~5名学生,给他们“吃小灶”,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提分措施,同时在课堂上、作业中关注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与帮助,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高考成绩出来后,赵老师惊喜地发现,这些临界生绝大多数都达到了当初设定的分数线。

十、“儿女闯雄关,家长送祝福”

赵老师重视调动各方面因素,以期形成教育合力。他充分利用电话、短信通、博客、聊天工具等多个平台和家长保持沟通。赵老师的博客——木语的新浪博客上已发表文章260多篇,专栏有“治班有道”、“管理心语”、“励志一生”、“家校互通”和“赢响2014”“11级年级部周工作计划”等。“赵老师的语言实实在在,耐人寻味,遗憾的是刚刚看到,今后一定常浏览网站,配合您管好自己的孩子,谢谢。”一位家长留言道出了广大家长的心声。高考前,学生的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心理比较脆弱,针对这种情况,高考倒计时50天时,赵老师和高一、高二的对子班交流,进行高一、高二给高三送祝福活动,外墙上、玻璃上贴满了学弟学妹的鼓励和祝福的话语;高考前一周,赵老师开展了“儿女闯雄关,家长送祝福”活动,由每位家长写给孩子们一段祝福的话语,整理打印后赠送给学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营造出浓烈的激情、温情、亲情氛围,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十一、百花齐放春满园

赵老师先进的带班理念和管理措施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他所带的507班和807班先后4次被评为省、市级优秀班集体,他本人也先后四次荣获省、市级“德育先进工作者”,以及“石家庄市双争共建先进个人”“石家庄市优秀班主任”“石家庄市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6~2013年度连续八年考核优秀,并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一次。由于班级管理卓有成效,教学成绩出类拔萃,赵老师先后被破格提拔为年级主任、教育处副主任、团委书记等职。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赵老师一点都不保守,不断通过班主任论坛和青蓝工程等多种途径向同事们分享自己的带班心得和做法,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后,他的带班经验进一步得以推广,全员化管理、自主性管理、精细化管理等先进的理念深入人心,极大的促进了实验中学管理水平提高和校风校貌的改观。2011年高考,赵老师所带2008级重磅出击,在生源一般且没有复读生的情况下,创造了理科本一上线率35.1%、本二上线率74.1%,文科本一上线率27.1%、本二上线率为75.7%的新奇迹,续写了实验中学“低进高出”的新辉煌。2014年高考中,赵老师所带2011级再次创造石家庄的高考神话,在全部是应届生情况下,本一率达到77.9%,本二率达到98.5%。他亲自指导的1111班本一率达到90%1106班本一率达到88%1104班本一率达到86%625日,作为2014届级部主任的他在全校管理人员中做了一次长达2个小时的“高三教学管理策略”交流会,得到了学校唐建国校长的肯定:赵志勇是我们实验中学的典型人、模范人、创新人”。

“愿作人梯助登攀”,这是赵志勇的心里话,只要能使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人成才,踏入理想的大学,他甘愿付出,无怨无悔!爱,正是无私的师爱,让赵志勇将平凡教育工作升华为神圣的艺术创造,呈现出无限的迷人的力量和技巧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