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翻译的学习中如何正确的定义翻译及翻译标准

(2012-02-03 15:28:45)
标签:

化境

表达

原文

理解

变体

杂谈

分类: 翻译杂谈

一、翻译的定义
  古今中外的翻译理论家或实践家们曾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述对翻译制定过一些定义及标准, 如: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Translation is the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is written in another language.
  这个定义确定了一种狭义的翻译的性质,强调“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表明它是人类多种交际方式中的语言交际;强调“一种语言形式到另一种语言形式”,排除了同一语言间各变体的互译;强调“忠实地”表达, 避免了翻译与释义或改写的混淆。
  广义的翻译指语言与语言、语言变体与语言变体、语言与非语言等的代码转换和基本信息的传达。它对翻译内容的规定只强调“基本信息”,不强调“完全的忠实”。
  我们在翻译课上讲的翻译是狭义的翻译。
  ●不少人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 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如果把写作比成自由舞蹈,翻译就是带着手铐脚镣在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因为原著的创作不受语言形式的限制,而翻译既要考虑到对原文的忠实,又要按照译文的语言规则来表达原文的思想。
  ●有的人主张翻译是科学, 因为它涉及到了思维和语言,反映了存在与认识、主题与客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语言加以描述,而且翻译有科学规律系可循,所以是科学。
  ●也有人认为翻译是技能,在再现原文信息时, 为了避免信息的损失,力戒欠额翻译(undertranslation)和过载翻译(overtranslation), 译者要采用增词、减词、引申、并句和分句等技巧。
  ●还有人认为翻译是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的转换过程。
  补充资料。
  从教学角度出发,对翻译作分类。

二、翻译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大致可分为

理解、

表达和

校对三个阶段。

在翻译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表达是理解的具体化。理解和表达并非是两个截然分开的阶段,因为译者在理解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再现原文的风貌。理解和表达同样重要。具体的说,理解、表达的难易会因材料的不同、因译者的不同而不同。

容易的材料,表达占主导地位;较难的材料,理解是关键。

母语水平高的,理解原文是主要矛盾;外语水平高的,译语表达可能是主要矛盾。总之不能一概而论。在以后的讲座中,我们将会结合实际的例子来具体分析这三个阶段。

三、翻译的标准

在2000多年的翻译史上,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翻译原则。这些原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作者或读者某一方为主要着眼点的原则。

第二类:同时考虑作者和读者的翻译原则。

第三类:从美学角度提出的翻译原则,这些包括傅雷的“神似”说和钱钟书的“化境”说和许渊冲的“三美说”(意美、音美和形美)。

翻译的教学标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译汉、汉译英的评估项目为“忠实”、“通顺”两项。

“忠实”具体阐释为“原文的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文体风格与原文相一致”;

“通顺” 具体阐释为“断句恰当,句式正确,选词妥帖。段落之间、句子之间呼应自然(英译汉)”;“句式处理恰当,选词妥帖,英语比较地道(汉译英)”。

按百分计,“忠实”为60%,“通顺”为40%。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采http://www.gotran.com/news/show.php?itemid=13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