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2011-12-19 22:10:12)
标签:

教育

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的模型回顾

(一) 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模型:明了 联想 系统 方法-注意 期待 探究 行动

                               统觉与统觉团

(二) 我国当前流行的教学过程模型(课堂教学结构)

A 组织上课;B 检查复习;C 讲授新教材;D 巩固新教材;E 布置课外作业

基于现代认知学习论的教学过程模型

根据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广义知识学习阶段和分类模型,介绍如下教学过程模型:如图8-1

阐述其意义及它与以往模型的主要区别

第二节 基于新教学模型的教案规格

确定并陈述教学目标

在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中,清晰地陈述教学目标和分析学习任务是两个关键环节。
(一) 教学目标的概念
目标(goal 小)和目的(objective 大)的(在本章的)规定
(二) 教学目标的功能(有三,结合实例简述)
1
指导教学方法 技术 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2
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3
指导学生学习
(三) 怎样陈述目标 (克服目标陈述的含糊性)
1
陈述教学目标的要求
A
指明学生要达到的状态(而不仅仅是陈述教师打算做什么),包括认知 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
B
表述具体 明确:可操作,切忌含糊和不切实际
C
结构完整:知识结构,表述的层次结构,学生学习结果的层次
2
目标陈述方法简介:
马杰的行为目标
[
]R.E.Mager“Preparing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1962
A
行为目标(作业目标)的概念及其要求(结合实例分析)
B
观点简评
有利于清晰地陈述教学目标,但明显忽视了学生内在能力和情感方面的要求;
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既不能忽视内部过程(情感和能力),也不能外显行为(典型行为);
表现性目标(略)
(四) 布卢姆(B.S.Bloom)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学生自学)

分析学习任务

任务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设计技术,因为教学目标只是确定了学习的最后结果(即终点目标),它一般未包括大道终点之前先行条件的分析,也未包括学生原有知识 技能或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起始状态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就是在终点目标明确之后,完成这两项工作,即:

1 确定学生的起始状态;

2 分析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必须掌握的知识 技能或行为倾向。

这些中介的能力或倾向就构成了终点目标实现的先决条件(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

为此,以下主要介绍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有关问题:

(一) 什么是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指教师自觉运用学习结果分类学习论思想,确定单课或若干节课组成的教学单元的终点目标,然后将终点目标细分为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子目标, 明确达到终点目标的先决条件,最后合理选择和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学步骤 方法 媒介等。

用模式图表示为:

目标(à子目标)à教学步骤 方法 媒介à教学行为

通俗地讲,就是目标决定方法,决定手段,决定过程。

???如果不进行任务分析呢?

请同学们先思考,再以实习教学过程说明:会缺乏教学的针对性 系统性,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 任务分析举例

首先请学生自学P242-246的内容,然后与学生一齐分析:

1 任务分析的实质是什么?

总结:任务分析实质上就是要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活动,特别是认知活动,然后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过程,如

加涅的观点:

学习类型à学习的条件[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知识基础和心理活动,表8-4] (教学行为);

奥苏伯尔的观点:

学习类型及其实质à心理过程(à教学行为)

2 怎样进行任务分析?

结合实例分析性总结:A 明确学习类型;

B 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见表8-4

C 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分析,见图8-2

 

选择教学步骤 方法 技术

(一) 基本观点

教学目标制约教学方法。

不同类型的课(教学目标不同的课),其选择有所不同,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表8-1

(二) 应用举例

1 发现教学法(布鲁纳)

强调学生的发现行为和主动学习。

实例:勾股弦定理c2=a2+b2的教学过程,见图8-3

评价

2 讲解式教学法

要求首先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与新的学习相关的知识,然后呈现要学习的上位概念原理(定理 规则 概括性的命题等),以便其组织作用,最后呈现下位例证(正 反例),让学生加深对上位概念的认识。

对以上两种方法的评价与比较:各种方法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又会收到什么效果?

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

3 尝试指导法:(见青浦实验介绍:课程·教材·教法”97.1

还可以以教材269页的三角形的高的实例作分析。

4 非指导性教学法(罗杰斯)与情景教学法(李吉林):

移情 无条件积极关注

创设情景

5 互惠式教学(布朗Ann.Brown

总结:从对以上实例的分析中,可以抽象出有关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几点规律性的要点:(先让学生思考,再作引导式分析)

A 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的激活与学习心向;

B 实例的呈现要注意运用变式:变换无关特征,突出显示关键特征;

C 教师指导的计划性与针对性(合理性);

D 学生的活动(巩固 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