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专长
(2011-11-22 20:55:56)
标签:
杂谈 |
2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队伍自身必须要提高素质,具有教某一学科的素养和专长。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
一、教学语言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有很多稍纵即逝的教学时机,如果自己好好把握,常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去年下学期,有一天上课时我正在讲《近代科学技术》这一节里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时,突然一个同学的饮料瓶“咚”地一声掉在地上,引来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我沉吟了一下,说道:“同学们,刚才这个现象证明了牛顿三大定律之一是正确的,你们说是什么?”“万有引力定律!”课堂立刻恢复了原来的气氛。试想我如果当时大声喝令“安静!……”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三、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接受事物过程中判断事物美丑的兴趣和爱好。教师只有具备感知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才能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他们的审美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美学修养、重视审美实践、养成审美习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作为历史教师,我认为不仅自己要懂得一些美学知识,能赏析一些文学艺术作品,还要善于在教学中发掘美的东西,让历史教学成为一种艺术。历史教材上有大量的图画、诗歌、名人名言等资料,教师只要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就能引导学生赏析,但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这就需要教师要用艺术家的眼光来审视、解读历史,给学生增加美的感受。例如,我曾在总结宋朝的历史时,想到对教材的分析总结可能会显得平淡无味,就引用了史学界“宋鼻涕”的说法,将宋朝政权人格化,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积极配合我概括了宋朝因积贫积弱,在对付辽、夏、金、蒙古等侵犯时多败,最终落得被落后的少数民族政权灭亡的下场,演绎了一幕幕痛哭流涕的历史悲剧。这样,学生对宋朝的历史轮郭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深刻的印象。
四、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通过诚挚的爱心、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高尚的师德、较强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等表现出来。我认为诚挚的爱心应该是教师拥有人格魅力的前提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我国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些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心对教育的巨大作用。自己的多年教学经历,也让我感受到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有爱心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记得一次期末考试我监考的考室里,一个叫曾清的同学看似身体不适,我去了解到是肚子疼,就叫他立即去看病拿药并主动出钱相助。此后,他不仅很感激我对他的关心,并且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我常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一个“爱”字,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高看或歧视某个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把学生的日常生活放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