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净土苑建筑景观法义详解之接引桥

(2017-07-25 10:15:30)
标签:

大安法师

佛学

净土

文化

教育

分类: 《净土》2017年第2期

净土苑建筑景观法义详解之接引桥

净土苑建筑景观法义详解之接引桥

《净土》杂志2017年第2  /徐东篱


拜佛台北为幽谷,峭壁孤削,空林修茂,一座飞桥雄跨于两岸之间,将深涧两端的拜佛台与紫金台联为一片坦荡通途,此即为中轴线上段朝礼区的接引桥是也。

桥身全长一百一十六米,跨度七十三米,宽十米,桥面距谷底高达三十五米。全桥呈单拱设计,弧度圆润,造型新颖,有如飞虹横卧。两侧的栏杆、寻杖及华版等皆为唐式风格,具有清雅质朴之美。信步桥上,仰瞻大佛,俯览丘壑,势若凌云,清风拂面,感梵宇之清净意趣,观匡庐之氤氲气象,仿佛身游物外,神栖净土。

桥北端的紫金台乃一小型广场。桥头两边各有高达两层的门阙一座,底层为花岗石材质,呈梯形体,里面中空;朝大佛一侧有半月形拱门,极具美感;其它三面镌有立式佛像及各式花卉图案,凸显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顶层为木式方形楼阁,小巧玲珑,雕饰精美,与底层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毗邻极乐路一侧有过殿一楹,名“归来殿”,有回廊与门阙互通,颇有曲径通幽之感。全殿为纯木材质,由46列共二十四根粗大梁栋擎起,飞檐斗拱,恢弘大气。

净土苑的所有建筑,超逸厚重之余,无不蕴含着极深的法义,接引桥亦复如是。宽阔的桥面由三色地砖铺就,左红右黑,中间为一条狭小白道,此创意源于净宗二祖善导大师的“水火二河白道喻”。红色如火,喻众生之瞋恨之心;黑色如水,喻众生之贪爱之欲;白道喻众生隐晦的觉性,于净宗学人而言,即是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之心。行者若能仰遵两土世尊的言教,信愿称名,一意西归,则必能俯谢娑婆,高登极乐。紫金台则为上品中生者的接引莲台,行者若能善解妙义,不惊不怖,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安养,临命终时,必蒙西方三圣及无量眷属亲垂接引,往生莲邦,悟无生忍。

伏愿大众体极乐之妙严,悟娑婆之幻苦,发至诚心,生真实愿,恳切持名,荣归安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