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人心中都有一尊观世音菩萨—《不肯去观音》影评

(2016-09-29 16:50:12)
标签:

佛学

无常人生

佛教电影

分类: 《净土》2016年第2期
人人心中都有一尊观世音菩萨—《不肯去观音》影评

                       《净土》杂志2016年第2期    /蔺覆

 

《不肯去观音》是一部非常好的佛教题材影片。

不必在意这部影片拍得好不好,人物角色演得好不好,应该关注的是这部影片的宗旨,它所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其中最本质的还是“真、善、美”佛教的慈悲精神。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化身,观世间悲苦众生称念名号之音声,有求必应,救苦救难,“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不肯去观音》这部电影的剧情如下:

唐朝,由于光王李怡自小体弱多病,梅岑山秘色瓷艺人余秀峰奉命为光王烧制秘色瓷护身观音宝像,供奉于五台山。在宝像即将制成之时,余秀峰师傅在莲华池里捡到一个女婴,无尘大师赐名为“莲妹”。人们说,女婴和观音宝像同来,是大因缘,是观音菩萨的人间示现。二十年后,莲妹长成楚楚动人的少女,乐善好施,慈悲待人,因为爷爷告诉她,路人或许就是她的亲生父母。人们也说,莲妹善良的品格跟观音菩萨一样充满了慈悲。

橘皇后祈愿东瀛吉祥太平,少些杀戮与斗争,便托学问僧慧萼和尚入唐,恭请秘色瓷观音宝像回国供奉。第一次未能如愿;慧萼和尚第二次入唐时,昔日光王李怡已登基为皇上。在莲妹的帮助下,慧萼和尚雨中再次求请秘色瓷观音宝像,终于如愿。

恭请到观音宝像的慧萼和尚登船启航回日本,途经梅岑山时,海上突起风浪,慧萼和尚和秘色瓷观音像落入海中。前来送行的莲妹纵身入海施救,自己却消失在风浪中。慧萼和尚大悲祈愿:“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如若我东瀛众生与菩萨缘分未到,无缘供养,我当遵从菩萨旨意,请菩萨选择去处。”即见朵朵莲华顺流而来,将海船团团围住,铺成一片莲华的海洋。慧萼和尚看见莲妹冉冉升起,化现为手持莲华的白衣观音!慧萼和尚顿悟,于是他毅然决定将这座秘色瓷观音宝像供奉于梅岑山。世人因故名此观音宝像为“不肯去观音”。

历经千年,普陀山逐渐成为举世闻名的观音道场。在这座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洛迦,发生了很多传奇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莲妹的慈悲爱人。对于有罪的人,莲妹亦为其求情,就是为了少些杀戮,多些关爱。影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莲妹兄妹为了不连累监狱里的其他人,已经越狱成功的他们毅然返回监狱。这种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肯牺牲他人的大乘精神,不正是观世音菩萨的悲心体现吗?

在《不肯去观音》这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令人回味无穷的语句,经典语录如下:

一、你要善待每个你见到的人,要把他们当自己的亲人。

二、这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三、观音是没有性别之分的,男像女像,是为了方便示众,度人而已啊。

四、只要心中有善,你、我、他,每个人心中都有观音菩萨。

五、志不磨不坚,心不洗不白。

六、菩萨亦度有罪之人。恶人如能放下屠刀,也能立地成佛。

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八、缘合故有,缘尽则灭。

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一个坏人,就算他狠得过天下人,但他狠不过因果。

十、一灯之明,亮及方寸。若能以一灯相传,燃亮万灯,万灯之明,定能普照四方。

“这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今世所有的相遇,不正是延续前缘吗?因此,我们要善待遇到的每个人,不论对方是否伤害过你,是否帮助过你。常怀一颗善心,就是以观音菩萨之心为心。敬请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匆匆,太匆匆
后一篇:堕胎现报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