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假过后上班心不在焉,专家支招来解决!

(2018-02-24 09:36:15)
标签:

杂谈

节后上班,你感觉如何?

头昏脑胀

做什么都心不在焉

总觉得很疲倦

心情有些烦躁

睡得不如平时好

....

如果,上面说的这些情况出现在你身上,你可能就要小心是否中了“假期综合症”的招了。

不过也是,不管在长假中游山玩水、放飞自我,还是在家里瘫着熬夜搓麻将打游戏,突然一下子,身体无法马上回归工作状态也情有可原,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赶快切换到工作状态呢?

别急,专家来支招了!这些小招数平时咱也用得到!值得收藏!👇



假期熬夜?“子午觉”、晒太阳来补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KbW2UGUbm1P4toEDiaE6jnMicYnXdT4QOI8bHcy1oibcicMLLRSFrnNb0TEcibKgDjrxQSJ1TwZEXPvIAxewvkWYDy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晚上熬夜了,中午一定要补一觉,晚上11点前上床。” 解放军302医院营养科主任牟瑛说道。

中医认为,“子午觉”为养生妙道,在这两个时间段睡觉对人身体很有好处。

午时在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之前,从中医理论来讲,是“心经循行的时间”,哪怕起得晚,吃了午饭后,也要小眯一会儿,30分钟即可,可以让精力尽快恢复。

子时是指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这个时间段是“肝经循行时间”,晚上11点前睡觉效果最好,可以减轻营养消耗,增加肝脏血流量,达到养肝的目的。尤其是肝病病人,可以为肝功能修复做好铺垫。

而阳光,也会成为调整身体和情绪的重要帮手。

解放军309医院心理科主任侯艳红建议,合理接触阳光,对情绪是有好处的。熬夜可以补觉,但在白天的时候一定要找机会晒晒太阳,否则等假期结束开始工作时,身体会很难调整过来,影响假后的工作生活。

不过,看天气预报,这一周的天气似乎都不大好,大家还是重点睡“子午觉”吧...😅


假期暴饮暴食?回归清淡才是正途!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KbW2UGUbm1P4toEDiaE6jnMicYnXdT4QOI1T2OwEefq5JCn4mVpSYa0EaTYSErhzOicr70Ktib3mdicVNf3eXJiaIpGg/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平时朝九晚五的上班,时不时还加个班,到了假期觉得放纵一下很爽,想吃什么吃什么,尤其是春节家家户户大鱼大肉,结果给肠胃造成负担,整个人都不大好?

别怕,你的饮食可以这样调整:

早起:一杯温开水,可以加点盐或者蜂蜜,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

早饭:宜清淡,建议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比如蔬菜粥、小米粥、红枣粥、二米粥、百合粥,不要吃油饼、炸鸡蛋,吃煮鸡蛋,喝牛奶、酸奶、豆浆等都可以。

上午:到九十点钟可以加个餐,吃个苹果、牛奶,避免等到中午时太饿而暴饮暴食。

午餐:以蔬菜为主,用高纤维蔬菜来清理肠道,去皮的鸡鸭、鸡蛋、牛奶、瘦肉等可以作为简单的蛋白质摄入。如果条件允许,吃一颗复合维生素片,特别对于工作人群,可能没有太多空余时间,早起时就来一片。

下午:可以加餐,比如酸奶,或者养乐多,富含菌群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

晚上:正常进食。

事情一多就焦虑到睡不着?试试这样睡!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KbW2UGUbm1Nib3IK9D8NkCzDFND71tWBibMyPTI0ic4oKqpAAXHyuftkG3FO2gcygb0eb3rKHAPMSQocqzXHYe07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试试“情绪睡眠剥离法”吧!即不要带着情绪入睡,以减少对睡眠的影响,睡前让自己回归到自然平和的状态。平时睡不着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帮助睡眠哦!
1、躺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按摩。比如搓一搓脚心,有助于让火热的阳气顺着经络往下走,利于阴阳之气的交接,从而助眠。

2、揉一揉肚脐位置,比如关元穴(脐下三寸处)、气海穴(脐下1.5寸处),促进肠胃吸收,扶养正气。
3、按摩头皮,这里有很多穴位,按摩这些穴位也有助于睡眠。搓热掌心后敷一敷眼睛,也有助于眼皮的放松,使自己慢慢进入睡眠。
4、睡前用热水泡脚;或者睡前半小时喝一杯牛奶,但不建议老人喝,因为会造成夜起,反而会影响到睡眠。



来源:健康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