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凡善举成就医者之梦

(2015-07-22 16:25:53)
标签:

杂谈

平凡善举成就医者之梦

 

             作者:北京市第六医院  闵宁

 

平凡善举成就医者之梦 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有这样一位医生,她是年轻医生深深敬佩的有为的科室管理者,是患者交口称赞,深深信赖的好医生。她就是李尧,北京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北京市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东城区第五届“优秀青年人才”、“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工作先进个人”、东城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获得者。

平凡善举成就医者之梦 这位从冰城哈尔滨走出的神经内科专家,凭借着自身的韧劲儿和不服输的精神,一路攻读硕士、博士,迈上了治病救人的从医之路,用自己的凡人善举,托起生命无数,造福千万患者。

平凡善举成就医者之梦 初见李尧,这位年轻的女博士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亲和、自信、阳光。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再到坚持边工作边读书,拿下了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博士学位,李尧始终坚持卓越,正如她的名字:尧者,高也。这种习惯,已成为了李尧攀登医学高峰的座右铭。多年来,李尧在神经内科领域如鱼得水,紧跟脑血管病的评价、治疗和预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做法,将卒中单元的管理模式引入医院,带领团队攻克20余项国际级、市级科研,完成论文30余篇。

平凡善举成就医者之梦 李尧的手机里存了上百个病人的电话号码,每当过年过节时,她总会给他们带去问候和祝福,提醒他们按时吃药注意身体。也正是这样,让她与老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平凡善举成就医者之梦 55岁的老牛,生病前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可不幸却偏偏降临在这个要强的女人身上,2009年夏天,老牛因为脑出血被送进了第六医院的神经内科。当她经历了1个多月的昏迷,终于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右手和右腿完全不能动弹,连话也说不出来,她痛苦的流下泪来。

“老牛,别怕,你会一点一点好起来,在这儿有医生有护士,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李尧抚摸着她的头,轻声对她说。老牛流着泪,轻轻的点点头。

治疗、护理、康复锻炼,每一样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1个月以后,老牛已经能从床上下来,在别人的搀扶下站立。“李主任,你说,我能好吗?”“能,一定能,现在你已经非常棒了,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恢复的更好”。然而因为病情较重,老牛的右手永远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了。

李尧发现老牛为此情绪低落,就送给老牛笔和日记本,鼓励她用左手写字把每天发生的事记录下来。从最开始日记上鬼画符一样的字迹,到现在清秀的小楷,这珍贵的日记本,记录着老牛一点一滴的进步。在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老牛还学会了使用手机,每当过年时她就用左手给李尧发上百字的短信。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却饱含了患者对医生的感激之情。

很多病人来就诊时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为病人垫付住院押金以便其及早接受规范治疗也是常会发生的事。对患者的住院费“精打细算”成为了李尧要求科内医生的任务。她说:“医生要把病人的押金当成自己的钱,把钱花在刀刃上。”她常常教导科里的医生,老百姓挣钱不容易,城市下岗的人员基本保障每个月才几百元,农村病人就更没有保障了。如果医生和病人沟通好,了解病人的经济状况、期望值及其在医疗上的最终需求,病人和家属才能真正满意。

脑卒中患者除了在医院治疗以外,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才是最重要的。2006年,李尧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在神经内科建立了康复治疗室,并承担起了东城区残联的残疾人康复指导工作,成立了健康教育课堂,为东城区残联做了大量残疾人康复工作,培训社区康复师,指导社区病人的康复。

同时她组织神经内科全体医务人员在5年间,完成了近3000余例社区人群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工作,为社区脑血管的预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2012年在医院及附近社区指导并完成了近千例中国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健康教育项目,2012年开始对筛查出的高危颈动脉狭窄人群进行微栓子监测随访。从与社区卫生站的紧密联系,到与周边医院加强合作建立医联体,广泛开展脑血管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防病意识,探索建立双向转诊、预防治疗和康复一体化的新型区域医疗服务模式。每一项工作都倾注了李尧大量的心血,牺牲了她无数的休息日。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铸造个人和医院品牌的过程。品牌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品牌决定了医院医疗市场的边界;品牌是一种庄严的承诺;品牌是我们最大的资产。”这是李尧为神经内科建立的科训,更是李尧多年来从医的心得。

  平凡善举成就医者之梦 干神经内科,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为此牺牲休息时间,更是加成便饭。李尧常常刚拿起筷子就接到急诊溶栓的电话,一边打电话指导,一边往医院赶。时间就是大脑,病人早一分钟得到救治,就多一分康复的希望。等患者病情稳定了,回到家中往往已到深夜。为此,爱人往往苦口婆心的劝阻:“少干点儿,家里不缺你这份工作,有空还是多陪陪我和孩子吧!”可李尧总是坚定的告诉丈夫:“事业和家人如同我的左膀右臂,哪一样也不能或缺!”

  凭着这份执着,李尧在神经内科这片海洋遨游,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神经内科的每一名医生、护士,他们用心聆听患者心声,用大爱善举守护患者生命,成就医者之梦,也将爱无限传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