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话题#正确认识发热
(2012-07-02 09:29:56)
标签:
杂谈 |
发烧是机体的一种积极防御反应, 是人体免疫细胞和外来病菌抗争的过程,人体可以通过发烧促进新陈代谢;发烧时,如果体温不是太高,体内的白血球和抗体会增多,吞噬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能 力也大大提高,升高的体温对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也不利;发烧可以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起到控制感染、促进病体恢复的作用;发烧时,肿瘤体内温度高出正常组织的5-10摄氏度,这足以置肿瘤细胞于死地;许多重要疾病引起的发烧还有自己的特殊“热型”,通过对“热型”的识别,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但是,如果体温过高或发烧时间较长,体内能量就会消耗过多,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改变,这对人体就非常不利了。
【高烧、低烧≠病重、病轻】
好多人都以为发烧的温度越高,病情越严重。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发烧的高低不能说明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机体进入严重衰竭状态,反应能力低下,是应该发烧却并不发烧,应该高烧而呈现低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有的各人机体反应比较激烈,发烧也比较厉害,有的机体反应不激烈,发烧的温度就不高。所以,温度高,不一定说明病重,温度低,不能说明病轻。比如有人身体平时很棒、很壮,不经常生病,但是一旦发起烧来很怕人;有人身体瘦弱,身体素质很差,对制热源的反应也就很差,即便是生了很重的病,也不一定会发烧。所以,发烧只是一个症状,是机体对细菌、病毒制热源的反应过程,不能用发烧的高低来衡量病的轻重。当然,发烧的温度过高,对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会带来危害,引发并发症。
【服退烧药有时是坏事】
发热时,血管扩张,血 液加快,局部和全身新陈代谢加强;肝脏解毒能力增强,可以抑制致病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其他淋巴细胞消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提高,可以促使炎症消退。因而,对于38摄氏度以下的发热,不必匆匆服药降温退热,应首先考虑物理降温。有一些疾病的发病前期会出现发烧症状,如果见烧就退,有时会掩盖疾病病情,不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不要自作主张。(来自北京卫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