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三国(16)“五虎上将”PK曹军名将(三)

标签:
黄东黎三国曹操黄忠夏侯渊 |
分类: 读史求鉴 |
曹军名将许褚,力大勇猛而机智。他跟从曹操到潼关征讨韩遂、马超,北渡黄河时,曹操先让士兵渡过去,自己与许褚及一百多卫士断后。
马超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突袭曹操,箭如雨下,情况危急。许褚对曹操说:“贼兵来的很多,现在士兵渡完了,您应赶快离开这里!”于是许褚扶曹操上船。
马超军追杀很猛,曹军争着渡河,船载超重就要沉没了。许褚斩杀攀船的人,左手举着马鞍挡箭,遮护曹操。船工被乱箭射死,许褚用右手摇桨划船,才得以渡过河。这天,如果没有许褚的机智果敢,曹操就有丢掉性命的危险。
后来曹操与韩遂、马超等人单骑对话,不准左右的人跟随,只带了许褚。马超自持力气大,暗地里想突然上前捉拿曹操。但他平素听说许褚勇猛,怀疑跟从的人就是许褚,便问曹操:“你有个叫虎侯的人在哪里?”曹操回头指向许褚,许褚瞪着眼睛愤怒地看着马超,马超不敢动手,于是双方收兵。
《三国志》马超、许褚传都记载了这件事,并说“马超问‘虎侯’,到现在天下的人还这样称呼,都说是许褚的姓名。过了几天交战,曹军大败马超,许褚亲自斩杀敌兵,升为武卫中郎将,‘武卫’的名号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陈寿评价:“许褚为人谨慎守法,朴素憨厚而少言语。”曹操逝世,许褚嚎哭吐血。曹丕登上帝位后,晋封许褚为万岁亭侯,升任武卫将军,统帅中军在宫禁中警卫的士兵,对他非常亲近。
魏明帝继位,进封许褚为牟乡侯,儿子许仪为继承人。许褚死后谥为壮侯。太和年间,明帝追思许褚的忠孝,下诏褒扬、赞颂,又赐给许褚子孙二人以关内侯爵位。
许褚可谓三朝元老,结局是很不错的,再看他战场的对手马超。
马超的父亲马腾,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他原是凉州的一名军官,与韩遂合伙拥兵造反,进攻长安失利退回凉州。后来马腾归附朝廷,移屯槐里(今陕西兴平市),拜前将军、封槐里侯。
曹操要南征荆州,怕马腾在后方生变,派司隶校尉钟繇(著名书法家、行书开创者,王羲之继承发扬)说服马腾入朝为官,任卫尉之职。马腾带着两个儿子马休、马铁及家属进京,只有长子马超没有入朝,拜偏将军,继续率领马腾的军队,驻扎在关中。
当时北方已基本统一,只有关中被十余部军阀盘踞,其中最主要的是马超、韩遂两部。曹操派遣钟繇到汉中讨伐张鲁,必经陕西等地,有震慑“关中诸将”之意。马超心里不踏实了,便与韩遂合兵反叛朝廷,于是给了曹操征服关中的口实。结果在京的马腾全家被抄斩,马超被打得大败,也有了他阵前遇许褚一幕。
马超败后逃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曹操追到安定,正好北方发生事情,曹操带领人马向东回师。马超修整后率领少数民族各部落攻打陇上,各郡县纷纷响应。他杀了凉州刺史韦康,占据冀城,拥有这里兵马,自称征西将军,总督凉州的军务。
马超又火了起来,却不知危机四伏。韦康的部下杨阜,要为韦康报仇,与姜叙和冀城的百姓梁宽、赵蘅等人一起谋划攻打马超。
张鲁虽然接受了马超,但对他并不信任,手下的人也怀疑马超的可靠。于是张鲁更对马超存有戒心,凡事不与他商议。马超感到前景黯淡,闷闷不乐。他听说刘备在成都围攻刘璋,便发出密信请求归降。
刘备大喜,派人迎接马超,授予兵权。马超带领军队径直来到成都城下,城中守将惊恐万状,刘璋当即出城投降。看来马超余威不减,刘备任命他平西将军,沿袭以前封号都亭侯。又拜马超为左将军,授予符节。刘备称帝,升马超为骠骑将军,兼任凉州牧,晋封斄乡侯。两年后,马超病逝。
马超是个悲剧人物。因为自己起兵,招致了灭门之祸,被曹操打败后,逃亡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喘息又聚集人马造反,攻城掠地、杀州官,而又不能建好政权得民心,巩固后方,再度惨遭失败,殃及家属,落得个孤家寡人,另寻出路。
最初,马超没有追随其父归顺朝廷,仍然在地方保持军事力量,这也许是马腾父子的算盘,却埋下了祸根。你既要当实权军阀就别入朝,想入朝当官就别“留一手”。
从当时的局势讲,
而马超作为关中的一个军阀,坚持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企图争霸又无实力和策略,自然没有合理性和正义性,失败是必然的。
马超与许褚比较,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
二、
马超性格轻狂,不自量力,而且不计后果,出尔反尔,正因如此,他见到难以取胜,多次向曹操请求割地讲和,曹操对其不相信,拒绝接受。于是马超接着又战,败了逃再反,连杨阜都看出他“有勇无谋”。果然,杨阜等人就击败了马超,让他连个冀城“小独裁”都没做成。
这个“困穷至泰”,是指马超在紧急的关头,应该早些依附曹操。当然马超在穷途末路之日,投降刘备也算明智之举,但这已是最后“一搏”,几十年后蜀国也被魏国所灭。
马超活了47岁,临终前上疏刘备:“臣家宗族二百多口,被曹操差不多杀尽了,唯有堂弟马岱,是这微弱宗族接续香火的人,特深深地托付给陛下,其余没有什么再说的了。”不知此时的马超,还会有什么人生反思。
从正史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国大动荡时期,许褚没有马超独立单干的资本,但对待家族整体,自保以求发展,许褚比马超考虑的周全且注重亲情。在选择事业道路,跟随领导上,许褚比马超要有眼光,更为明智。而对比作战勇猛,两人应该在同一水平线,许褚没有马超的败绩,因为己方强大而有谋略,马超在曹操面前只是“匹夫之勇”。
用句简单话说,马超顾前不顾后,有点儿像亡命徒,许褚是个能审时度势的铁汉子。
“五虎将”第四位黄忠,南阳郡人,民间流传是“老将”,来源于《三国演义》。史书上没有黄忠的年龄,估计他不一定就年长于刘备、关羽。
《三国志》记载黄忠事迹很少,他的“出道”,是荆州牧刘表任命他为中郎将,驻守在长沙郡的攸县。曹操攻下荆州后,黄忠暂时代理副将军,任然担任原职,归长沙太守韩玄统属。刘备在南方平定了各郡,黄忠便归顺刘备,随刘备进入巴蜀。
刘备在攻打刘璋时,黄忠常常冲锋陷阵,“毅勇冠三军”。攻取益州后,黄忠被任命为讨虏将军。
史书中夏侯渊的事迹颇多,战功卓著。曹操起兵时,夏侯渊以骑都尉身份跟随作战,升任陈留、颍川太守。官渡打败袁绍后,夏侯渊增援于禁,打败反叛的昌豨,使十几个屯兵点投降。
夏侯渊被任命为典军校尉,大败济南、安乐的黄巾军,杀了首领徐和,平定各县。夏侯渊担任行领军,督领各将领讨伐庐江郡反叛的雷续,打败雷续后,兼征西护军,袭击太原郡贼军,攻下二十多个屯兵点,杀掉贼军首领商曜。之后他跟随曹操征伐马超、韩遂等人,在渭南作战。又督领朱灵的部队平定俞糜,汧县的氐族,与曹操在安定会师,收降了杨秋。
夏侯渊率军攻击马超,马超逃跑了,军队器械被收缴。又进攻韩遂,韩遂先是丢下军粮逃走,后在长离抵抗,夏侯渊大败韩遂,夺得他主将的指挥旗。夏侯渊包围兴国县氐族,打败氐王,其部队纷纷投降。又辗转袭击了高平县的匈奴族,各部落都溃散逃走,收缴了他们的粮草牛马。朝廷嘉奖夏侯渊,赐给符节。
新版三国夏侯渊剧照
袍罕人宋建趁凉州战乱之机,自称河首平汉王,曹操派夏侯渊统帅将领们讨伐宋建。夏侯渊到后,包围袍罕城,一个多月便攻破城池,杀了宋建和他设置的“丞相”以下官吏。夏侯渊另派张郃等人攻取河关县,渡过黄河进入小湟中,河西的羌人部落全部投降,陇山以西的地区全部平定。
夏侯渊回军在下辩县袭击了武都郡氐人、羌人,收缴粮食十多万斛。曹操西征张鲁,夏侯渊带领凉州将领及侯王以下的官吏,与曹操在休亭相会。曹操每次同羌人、胡人相见,都让夏侯渊陪坐来威慑他们。
这就是夏侯渊的赫赫战功取得的声望。不久,夏侯渊随曹操进军汉中,张鲁投降后,汉中平定,夏侯渊代理都护将军,督率张郃、徐晃等人平定了巴郡。
曹操返回邺城,任命夏侯渊为征西将军,驻守汉中。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