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篇
说到诗,比较喜欢魏晋、唐诗及宋词,一篇篇格律讲究,体现清新自然、刚健豪放、优美婉转、读来平仄押韵,朗朗上口,凝炼而意远。中国的古诗,英华篇章举不胜举,光彩照人,经久不衰,现代一些自由体诗无法相匹,多是些长篇大白话,当然亦有精品之作。我曾问过一位文学家,郭沫若的诗可否比得上李白?回答是否定的。现实主义“诗史”杜甫,又有何人能超过?
写诗首先要有灵感。灵感,缘于生活境遇、心绪、田园山水的“情”,激情、悲情、热情、愁情、恋情、豪情、爱慕之情……所谓有感而发,诗情画意,而非无病呻吟。很佩服诗人的“千种风情”,屈原对天长啸“青云衣兮白霓裳”,不是谁都有离愁别恨的“感时花溅泪”,也不是壮怀激烈就能“歌以咏志”。
我对诗无从学习探究,有实际环境所限,终归是少了“情”与灵感,写诗还要博古通今,有开阔的视野,构思精深,驾驭文字的高超,写成好诗很不容易。俗语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运渐好,有心情抽些时间,摸索着写了点不成样的诗。因为没有“熟读”,也就悟性不足诗吟欠佳。但毕竟自己所写,是那个年代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的反映,岁月流逝的印迹。
自己有的诗早已丢失,日前在一旧笔记本上发现20多首,故国三十二年前,字里行间,略觉“天真笔嫩”,却浮现往事如昨。虽已失去“知来者之可追”,原汁原味保留,再配几张当时照片,倒也不失记忆情趣——
西江月
登娄山关
苍柏翠绿关山,峰峰如剑挺然。拨开云雾九重盘,浩瀚群山尽敛。
壮士何惧险阻,螳臂岂能拦路?雄关顶上千军度,朝霞映红征途。
1976年11月6日
遵义红军山
七律
感怀
郁悒怒发失乾坤, 只存遗恨随空旋。
前缘已伏又何怨, 弱冠雄心化飞烟。
1977年8月7日
七律
夜思
昔日初春却似寒, 蓓蕾绽放待几时。
夜来风雨骤然起, 孤芳独放有谁知。
1978年1月9日
五言诗
自古有才子,七步传佳句。
而今出能人,七年步人趋。
1978年6月15日
七律
全国科学大会追记
惊叹屈指又一年,
光阴虚度亦渺然。
窃喜凝寒已归尽,
春华英发始向前。
1979年1月13日
七律
怀古
有情万里长相思, 无感咫尺不相识。
漂母尚知济韩信,
项王却把将才失。
是非曲直审于己,
毁誉则应听任人。
一生真伪终有论, 自当樽俎对天斟!
1979年3月27日
七律
北京瑞雪
回首板荡十年秋,
几番风雨几多愁。
狂飙四害横行日,
无为韶华付东流。
临窗百感望飞雪,
赞叹击楫振伐舟。
莫道光阴惊逝水,
此身犹在岂能休。
1980年1月22日
七律
梦太白
其一
当年春风满长安, 飞燕可曾落君前?
芳菊宁可抱香死,
留得清高在人间。
其二
太白梦笔一枝花, 蜀道骏马驰天涯,
风流绝句贯千古, 更兼豪气传天下。
1980年3月19日
满江红 凭吊烽火台
极目山岭,青砖墙,蜿蜒而去。蛟龙乎,烽火一笑,塞外祸连。
君王筑城凭谁力?空有壮观留世间。似眼前,李闯居庸关,吴叛乱。
外族掠,民涂炭,山河碎,羞耻堪。大刀杀声震,倭寇胆寒。
城墙万里建千年,怎比万众意志坚。吊古今,思往事悠悠,过长天。
1980年4月13日
长城风吹衣,游人何甚少
《我认识的她》
她,娇小、娴静而婷立。
弯弯的眉宇,
像远处连绵的青山,
明亮的双眸,
似一汪清澈的湖潭。
白皙的面颦,浓黑的睫毛,
让人不能不倾注上面。
她的举止,
又显得那样的温柔、庄严。
图书馆里,
几次瞬间的目光,
流露出,
她好感的神情,
这个特殊“窗口”,
让我们,
打破了以往的静默。
并肩走在校园的林荫道,
此时才仔细互看,
短促交谈中,
她羞涩的红晕,
很快消失,
我发现,
一种内在、深沉的情感。
我思索着,
为什么她没有少女的天真浪漫,
为什么没有刻意的打扮,
她的什么与众不同,
掀起我心中阵阵波澜?
当再次走在一起,
知道她寄宿学校的亲戚家,
复习准备高考,
不日将回到原籍。
第二天、第三天,
她准时坐在阅览室,
像往常一样,
专注于书本之中。
隔着两排桌椅,
她感觉到了我,
却没有抬头。
我也不好再多看一眼,
每次都先离开,
她没有出来。
第四天、第五天,
还是那个座位,
不见了希望的身影。
她已经回去银川,
怎么这样匆忙?
我没给她通信地址,
为了等待。
没能主动靠近,
是为不占求学的寸金时间。
而她呢,隐隐的自卑?
前途未卜,远隔千里?
还是不愿完全敞开——
深不可测的心灵?
独自躺在校园草坪,
耳边传来蝉虫叫、人语声,
慢慢合上双眼。
鼓舞过她的信心,
给予她力量和温暖,
也体验了美学里没有的实感。
难道仅此而已?
彼此不能在一起,
为什么要相识?
今生去留两茫茫,
为什么还要这般思念?
祈祷她的幸福,
相信她一定如愿。
我猛地站起来,
向着西北方遥望,
一只洁白小鸽子,
在蓝天翱翔,
远远的一去不返。
莫非是她?
飞吧、飞吧,
还带了什么去?
如果能插上翅膀,
能否随她去海角天边?
再也望不见,
那扇魅力迷人的窗口,
对视、相聚、失去,
都在一瞬之间。
没有过多的悱恻、缠绵,
没有梦幻的陪伴,
没有华丽的辞藻,
只有邂逅、真情、激励,
才写下这,
并非乏味的诗篇。
1981年6月17日
《可惜》
有人说,活在世上就为自己,
于是为官路、房屋,
金钱、美女、电视机,
到处劳神、忙碌、伤脾。
哪怕有眼前小利,
不惜丧失做人原则,
表里不一,趋炎附势,
甚至奴颜婢膝。
可惜这是事实。
有人出身豪门拥万贯,
散尽家产分穷人,
有福不享去奔命,
有官不做投杀机。
为天下黎庶不受欺,
自甘先苦乐其里。
为救民族危亡,
拼将头颅撼天地。
可惜这是事实。
朋友,请你说,
今天和过去,
这事实——
究竟谁可惜?
1982年3月26日
浣溪沙
忆游
对月凝神忆旧游,台前微光映花痩,此番离别长当歌,恨悠悠。
午夜方觉夜漫长,又恐晨曦亮上窗,幔纱轻撩空搔头,愁连愁。
1982年7月15日
长相思
承德避暑山庄
朝也流,夕也流,流到他年是尽头,遡源登高楼。情无限,思无限,
情思为何止无休?碧水载轻舟。
1983年5月2日
避暑山庄烟雨楼
偶得
山气日夕东篱小迳幽兰香,
秋风瑟瑟丹阳斜照枫叶红。
1983年10月26日
(2015年11月5日摘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