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篇
2011年4月清明,前往贵阳、遵义祭扫祖墓,看望亲友,阴雨绵绵,情殇别感依然在目。今年清明,北京挚友李元石代我祭扫父亲墓地,这是去年我出国时他主动提出的。
李元石是我1984年毕业分配市局工作时的同事、好友,两年后我调到报社,但我们一直来往,友情愈深。清明前后正值北京雾霾,元石一大清早只身由城东赶往西郊,在父亲墓前用他的手机打通我电话,告知正在清洗墓碑,洒酒祭拜,嘱咐我放心,并让我也和父亲“说几句”。如今远隔重洋,唉,三十多年的老兄……
前几天电视新闻播出云南泼水节,使我想起2011年清明后去云南参加泼水节的情景。早上7点,报社驻贵州站阎站长开车到宾馆,接我踏上云南之旅。
春雨霏霏,车绕出贵阳市区,上高速公路,穿行于崇山峻岭中,我不禁吟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老阎会意地笑了,这里不是咸阳是贵阳,我们西出云南“阳关”。
贵州境内多是阴云雾雨,车经六盘水驶入曲靖之后,天气逐渐晴朗。中午从昆明外环线拐进楚雄的高速,到那里接校友李楚平一起去德宏。
那年德宏国际泼水节盛况空前,云南邀请了国家及有关部门各界人士,外国宾客,举行隆重大会,公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各民族舞蹈,泼水狂欢,州市大型歌舞表演晚会赛等等。由于四面八方人员众多,以致食宿紧张,一票难求。幸亏我提前进行联系,州政府做了接待安排,我们才顺利参加了“泼水狂欢”。
四月中旬的德宏,气候凉爽宜人。节日当天,随时可能遇见“飞来”的清水,傣族人用瓢、大小脸盆、桶和现代化的滋水枪齐上阵,整个街区成了水的世界,许多人被泼、被浇、被滋成像“落汤鸡”。
据说傣家人把水当成吉祥圣物,看得起你的才泼给水,表达热情和好感,所以很多人被泼得浑身湿透,凉得难受也连蹦带跳,一脸的兴奋激动,相互追逐泼水,尽显狂欢。我当天在傣家楼的午宴中,被傣族服务员泼水,上衣浸透,又被众人的“米酒战术”灌醉。
泼水节期间,州领导安排我们去一趟瑞丽,参观了人文景观和中缅边境市场。我和老阎在大理分手,他驱车赶回贵阳开会。我直接到丽江游览古镇,因时间紧没有上玉龙雪山,有些遗憾。
我最早来昆明还是1987年春,参加全国“两劳”工作会议,整整24年了,以后出差还来过两次,都没时间旅游。而这次是在火车上观赏“大理三月好风光”。到昆明三天住省高级法院宾馆,重游了几处景点,与省高院符处长、省女子监狱关政委等老朋友相聚,看望了云南大学退休的表姑,便乘飞机返回北京。
光阴的流逝,就像泼水节的水一样覆之难收。三年前的滇西北行来去匆匆,舍去许多名胜景物,也没留下几张摄影。人的一生为什么总是忙忙碌碌、身不由己?也许总是想还有机会再来,也许轻松自由、慢节奏才是人生享受,而这样的生活何时能有?
于是把自己的云南照片“重新摄制”,希望能找回一些零散的记忆和期待——那望而止步的玉龙雪山、没有涉过的神秘泸沽湖,还有西双版纳的原始丛林……

2011年4月7日在遵义

出发去云南,在贵州境内过桥

前方路标:楚雄22公里,大理199公里

到达德宏,民族风情饭店就餐洗尘

赶往德宏盛会的傣家人

走出边境珠宝店,身后30米外是缅甸

给陪同的州公安局“战友”和阎站长的摄影,老阎显得很威猛

泼水节开幕式上

采风“金孔雀”
在主席台上摄像,我右侧是泰国王妃

校友、新友们相聚

在傣家楼午餐

“入楼随俗”,浑身被浇透,还得和傣族服务员干杯

丽江与马帮合影

小桥流水,情韵悠悠

纳西古镇,厚重沧桑

玉龙雪山

昆明——“百年讲武,将帅摇篮”

春绿翠湖

宾馆外与表姑合影
蔡锷故居现在是饭店
老友们在此为我饯行

由云南返京后的“今天照”
2014年4月21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