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篇
12月8日那天,我写了《幸福来源于什么》,阐述对“幸福”的认知。今有报道说12月13日,学者易中天在武汉大学演讲时,对“幸福”也发表了感言,看后觉得有些“合拍”。
多年前,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韩信、讲三国而成名,这次是在武大讲先秦文化,期间被学生提问“你幸福吗?”他面无表情地回答:“这是一个愚蠢问题,学谁不好学CCTV?”接着又道:“幸福是纯粹个人的东西,我幸不幸福关你鸟事?这个问题是谁设计的?”
易中天一连串的反诘,引起台下师生爆笑不已,掌声持久不息。

易中天演讲
有人说易中天爆粗口,我不完全赞同。“鸟人、鸟事”,最早见于《水浒》一书,可见北宋时民间即有这样的俗语,并非只是骂人“粗话”,它属于人们对某个人言行的轻蔑、对某件事情不屑一顾的愤然,当然用“鸟”来说是较俗,也是“不中”听的话,这里还有一个身份、场合、情绪的问题。
易中天阐释了提问幸福“愚蠢”的原因,他说:“一个幸福的人也有不幸的一面,一个不幸的人可能也有幸福的时候。你幸福吗?你是问我天天幸福还是此刻幸福?你要问我现在幸福吗?我肯定说幸福,因为我回母校了。但那不等于我永远是幸福的,说不定今天晚上我遇到一个堵心的事,就不幸福了。”

武大学生听讲爆笑
易中天的“幸福”放言,据说台下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他说的“直”且有哲理,也是内心的表白,才赢得武大师生们的共鸣。
所谓幸福,纯粹是一种个人的满足和体验,涵盖精神和物质,既有社会、政治、价值观、生活、家庭、环境等等,也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深的层面还涉及到辩证法。
要让群众实话实说,不是扛着摄像机一问就能讲清的,这是在强人所难,因为究竟幸福不幸福,是此时幸福还是彼时幸福,只有自己才知道,也确实与他人无关。

今年十八大前,中央电视台推出一组向群众采访“幸福”的调查,播出的镜头显示多数受访人说“幸福”,也有让人啼笑皆非的回答,下面是记者与他们的对话。
受访对象:街头青年。
“问一下您幸福吗?”“不幸福,有妞儿就幸福啦!”
受访对象:务工人员。
“您幸福吗?”“我姓曾。”
受访对象:天津市场摊主。
“大哥,您觉得自己幸福吗?”“你嘛意思?”
受访对象:在校学生。
“你觉得幸福是什么?”“不让别人欺负我。”
受访对象:城里小伙。
“你的生活幸福吗?”“我刚来这里,不知道。”
这几个调查问答,被观众、网友捧为笑料的“经典”。

为什么中国人常看的正统“联播”送出如此笑料?易中天说:“央视提这个问题,我认为很多余。”这大概是原因之一,再就是记者为完成任务,一不小心露出了破绽。
怎么惹恼了易教授?他本来就反感“幸福”的提问,正赶上人家在母校演讲古代文化,学生又问他“幸福吗?”他哪有闲工夫凑这份热闹,教授爆点儿“粗口”,是告诉小师弟们别扯没用的,这也在情理之中。
人都有宣泄的时候,不然久而久之非得憋死。
2012年12月1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