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戴局长的“慰问信”

(2012-11-12 14:43:46)
标签:

彼得雷乌斯

绯闻

cia

监控高官

黄东黎

分类: 国际扫描

  第77篇
    

    戴维.彼得雷乌斯先生,你好:
   

    我昨天才知道9日你宣布了辞职,因为和那位女传记作家关系密切,你就自爆有婚外情,并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人感到很遗憾。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和方便,应该叫你戴维,但我还称你为“戴局长”,因为做人做朋友都不能势利眼,你在位就套近乎,你没了官就疏远。奥巴马总统胜选我没反应,你三天后离开了白宫,我却要给你写这封信表示慰问,随便聊几句,不解的问题不用答复,冒昧之处请鉴谅,主要是想让你宽宽心。
   

给戴局长的“慰问信”

                                   戴维.彼得雷乌斯
    

     首先我对你很同情。1974年你22岁西点军校毕业后,开始了艰难的军旅生涯,踏实肯干吃了不少苦,你是科班出身、经历过战场的真正现代军人,你当过101空降师师长、中央司令部司令,一步一个脚印地提拔为四星上将。

   

    今年2月,你被授予国防部杰出服役勋章,授勋典礼上,你还被称赞与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领潘兴、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齐名,谁知时隔不久你有麻烦了。

   

    你任美国驻伊拉克、阿富汗部队司令期间,亲临狼烟四起的沙漠、山地和大小城镇指挥美军作战,还要时刻防着穆斯林的奇袭和塔利班的人肉炸弹。你为美国立过大功,戎马37年后调中央情报局任局长。

   

    你没啥家庭背景和钱财的支持,能有今日之辉煌谈何容易?你到中情局一年,前几天刚过完生日,这档子“绯闻”接踵而至,使你“前功尽弃”。
   

   次我看你这人太老实,老实得让人费解。女作家写你的自传须采访,你俩必然要有接触,就算是情人,在你们美国也不算是大事。但你的身份不同,可据我了解,即使中情局人员的联系人被发现疑似外国特工,可能会对美国特工构成安全威胁,中情局也没有禁止员工发生婚外情的条例。在美国干特工也挺自由,这应该是真的吧?
   

给戴局长的“慰问信”

                          彼得雷乌斯与妻子参加军人纪念活动
    

     你既然没违规,却主动给局里员工致信承认:“结婚37年后,我在一场婚外恋中昏了头,不管作为丈夫,还是作为我们这种组织的领导,这种行为都不可接受。”你当领导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实在太难得了。
   

    这要是换别人躲还躲不急呢,你还去白宫向奥巴马递交辞呈,请求“获准以个人原因辞去职务”。总统不找你,你跑去找总统,不递别的光递辞呈,这叫别人看你才是“昏了头”。火箭炮、人肉炸弹你不在乎,遇上“糖衣炮弹”你没了主心骨。

   

    当年克林顿在白宫与女秘书的绯闻,闹得全世界沸沸扬扬,人家照样闪亮登场,继续当总统还能连任,你和女作家的事比老克要小得多,你反倒挺不住了。
   

    你非要辞职,总统也没太挽留,奥巴马批准以后发表了一份声明,称赞你为美国作出数十年“非凡功绩”。声明说:“不管以什么标准衡量,彼得雷乌斯都是他这个时代最卓越的将领之一”
   

    奥巴马还评价说,你帮助美国军队适应新挑战,度过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艰难时日,把这两场漫长战争带到“负责任结束”的路径上。
   

给戴局长的“慰问信”

                   奥巴马和彼得雷乌斯在一起,中间是美国防部长帕内塔
     

     我怎么看这话有点儿像“悼词”,奥巴马也不够意思,说走就让你走了,留下几句漂亮话管什么用?没想到你另一个上级——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议员戴安娜.范斯坦,也发表声明说你:“很棒,热爱这份工作,对情报的掌控不逊于任何人”。还说你辞职是美国情报机构的巨大损失,她对总统批准辞职感到遗憾,但是她尊重你的辞职和总统的决定。
   

    政治如同黑幕,让人难辨真伪,不像你和女友的事一目了然。要不我怎么就不明白,上级和总统对你的工作、为人和成绩都做出了首肯,你既没贪污腐败、也没干其他坏事儿,又有声望和能力,你完全可以工作下去,你放弃了难道真是犯傻?
   

    葆拉.布罗德韦尔也是,她采访你还非要往返阿富汗几乎呆一年?写传记没必要那么深入实际吧,听你说说自己,还有部下的补充,再拿点儿资料,回去一写不就完了吗?作家应该知道,再是“善男信女”,总在一起也难免遭人议论,久而久之就会闹出点儿“出格”的事,你欠谨慎她责任更大。
   

给戴局长的“慰问信”

                      传记作家葆拉.布罗德维尔采访彼得雷乌斯
    

    再说这联邦调查局,从你发给葆拉的电子邮件中,发现你们俩说了些心里话,就怀疑“关系密切”了。你的CIA和他们的FBI,被称为世界“两大情报巨兽”,本来都是搞调查的兄弟单位,这帮家伙调查到你头上简直就是“窝里斗”,我看他们不仅是找点儿别扭,可能另有图谋。

    

     你在美国当这么大的官儿,交个女朋友还被监控,个人隐私也没有保障,美国还总指责别的国家没人权缺自由。
   

     你可能也看透了,这政界太复杂,相互倾轧,不如战场的明枪实炮。你现在还不老,不能就心灰意冷。你是50后和普京同年才满60岁,普京刚卸了总理又当总统,还有那些和你岁数一样或比你还大没你有本事的人,不也干得挺欢实的吗?你要是厌倦了军队政界,可以干些别的嘛,完全闲着容易健康出毛病。
   

    信写长了点儿,抱歉。但你现在肯定不那么忙了,我劝你有工夫外出多逛逛,散散心。无官一身轻,如果有可能,你不妨来中国旅游,风景名胜和玩儿的地方也不比美国少。到中国要是感觉不错,可以找份工作,凭你的西点军校学历、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学位和实际能力,不愁没有打工的地方。在这儿你起码能教教英语,讲讲科学管理,或给外国旅行团当个导游,收入肯定不少。
  

    “身正不拍影儿斜”,这是中国的一句俗话,还有两句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上哪座山唱哪支歌”,我把它介绍给你也许是个帮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最重要,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到头来才知道就是这么回事,你说对吧?
    
                                                黄东黎 2012.11.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