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篇
昨日周六,京城下了罕见的一天大雨,时骤时缓,气温仍显闷热。晚8点后雨渐小,按惯例应出去锻炼,儿子说:“还下雨呢,今天不去打乒乓球了。”我说:“不行,既然定了规矩就要坚持,下点儿雨算什么?”儿子同意,主动取伞出门,由此楼至彼楼(宿舍—单位),俩人顶风冒雨不过百米。
大厅内空荡无人。我们都使用横握拍,在球台前按好网,先相互搓球,适应性活动两分钟,然后开始对攻,拉起弧旋球。我在小学、中学时打过乒乓球,如果说还有一点
“球技”也是多年前的事。儿子去年11月才接触乒乓球,我教了他一些基本东西,每晚只打40分钟。没想到他进步很快,还学会了反手拉弧旋球,有时在对攻当中,我竟占不了上风。
乒乓球拍虽轻,但打起小球,来回往返很快,一旦双方激烈对攻、拉弧旋,有技巧还必须使劲儿,否则球不是下网就打飞。我和儿子打了10多分钟的较劲回合,便觉得有些累,汗流满面,难道真的老了?
有几个见过儿子打球的人,都说这孩子对乒乓球有“悟性”,应该让他上业余体校,或请个专业教练陪训两三个月。我对此并没在意,当初就是为了让他锻炼身体。有时他也嫌累,打20分钟就想撤了,我对他讲:“你现在打乒乓球,无论是锻炼还是玩,和我当年的环境比就是天堂……”
我们那时全学校就两副球台,平常只有课间和午休能打球,大家都争抢着先占位,没占上就抢着排队,球技差的同学一天也就能打一局几分钟。记得放寒假返校时,乒乓球室门琐着,几个球友就在教室里把课桌拼凑成球台,找两块砖头放在桌两边,中间搭上竹竿或拖把当成“球网”,大家也打得挺认真,有板有眼的。只是乒乓球打在课桌之间接缝上蹦到一边,就自认倒霉了。再就是假期停暖气教室里很冷,本来两手就冻得够呛,球打在手指头上那叫一个疼。
儿子听了似乎受到启发,从那以后不再喊累了,但他说不太喜欢打乒乓球,喜欢打网球。放暑假后,正赶上温网大赛,他非和我一起坚持到凌晨两点多观看,还发表评论:“小威廉姆斯的AS球太厉害了,连男选手都不好接,她一共发了70多个,怪不得拉德万斯卡也打不过小威。”他还津津乐道地介绍,费德勒如何轻松战胜排名第一的德约科维奇,又一次拿了大满冠。
我知道,儿子对网球的喜爱,来自去年加拿大的“收获”。那次住一位朋友家,社区里有一个较大的网球场,可供四对“选手”同时打球,从早7点到晚9点开放,不收费用。我还是大学时代在校园里打过几次网球,有时还要冒着小雨去打,往往这时才无人与争。工作以后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网球了。
加拿大人多数都爱好冰球,该国这项见长运动,技术水平名列世界前矛,就像我们的乒乓“国球”。我见的这个社区内体育设施很健全,如篮球、足球、排球、网球场应有尽有,场地设备良好,任何人都可以在此锻炼,一显身手,不须花钱。国内的一位同事,在机场附近某家网球俱乐部买了会员卡,一家三口双休或节假日开着车跑到那里,打一小时要花40元,他说有时还没有场位,须提前预约。而像他这样有兴趣、有条件的人,北京也实不多见。
我在加拿大买了两副网球拍,与儿子打球时,他第一次将球高高抛起,右手挥拍没有打着球,自己却后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引起我们几个人大笑。接下来他便注意保持身体平衡,没再摔倒出洋相。网球运动量大,不专业的人刚开始打,掌握不好握拍和腕力,有时会被冲击较快的球震得手腕、虎口酸疼。但我们还是觉得打网球“给力”,一般打上两个小时虽累还不想收场。打球回来,再到朋友家地下室,我站在乒乓球台前,竟产生一种错觉,这是乒乓球吗?不禁脱口而出:“怎么就像是儿童玩具?”
网球在中国谈不到普及,还属一项“奢侈”运动。去年,中国运动员李娜破天荒地拿到一次法网冠军后,一直再无佳绩。半个月前的温网,“中国一姐”第二轮即被排名比她底许多者淘汰,让中国网迷又惋惜一回。业内人士说,李娜输球是因外教莫腾森离去有关,又有说她是一个人战斗。外国选手有谁又是“多个人战斗”?李娜还有丈夫兼教练的陪伴陪练,这是其他运动员少有的“优势”。比赛失力,有人再找原因说三道四,已无关重要,怎么不说说李娜纷至沓来的社会宣传、赞助活动、电视商业代言、报纸整版的矿泉水形象广告?这些会“磨”去一个运动员多少精力、意志和时间?是否也与她输球有关?
中国的球类运动员,似乎善于单兵作战,长盛不衰的只限于乒乓球,已让人见惯无奇。网球出了一个李娜,人们眼前一亮,随着李娜的低迷和极不稳定,人们又不断失望。乒乓球属个人项目,活动范围小,身体不接触,对抗性不强,以快速、灵活、熟练见长。反之,强调整体配合、技战术强、对抗激烈、运动量大的足、蓝、排三大球,以及曲棍球、手球、水球等,中国运动员总是低人一筹,成绩落后。
前不久,奥运会男排落选赛,中国男排又一路败北,无缘进军伦敦。男蓝在亚洲尚能称强,但地位并不稳固,此次奥运前景不妙难进八强。足球不用说,连参赛资格都没有。而正是足球被称之最具竞争和魅力的“世界第一运动”,它的金牌含金量无其他项目可比。听说过哪项体育赛事两国之间爆发战争吗?当年洪都拉斯与萨尔瓦多因足球世界杯一场外围赛,先是两国球迷谩骂互殴,又发展到边境冲突,最后两国军队出动坦克、大炮打了一场局部战争,这就是足球。
中国的球类运动,不光要培养小球(乒乓、羽毛)的单干型运动员,还要侧重培训大球类的整体型运动员,下大力加强球员的体能、意志、技术、配合等综合素质,树立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取得成功突破,这才是众望所归。
不是吃体育饭的我喜欢体育,尤其是球类运动。过去和现在也摸过各种球,尽管哪样都“一事无成”,但还是喜欢球。上学踢足球时,一脚踢到同学脚后根,人家没怎么样,我的右脚趾却肿了好几天,成了班里笑话。
平时我不怎么看电视,打开电视就寻看体育节目,公平实在。最爱看的球类比赛:一是足球世界杯,二是欧洲杯(前些天西班牙继世界冠军后又夺欧洲两连冠堪称霸主),三是美职蓝NBA,四是世界男排锦标赛,五是网球四大满贯赛。而这些球赛中,很难见到中国人的身影。代表最高水平的美职蓝,姚明已激流勇退,易建联上不去场,有个华人林书豪火了一阵还是美国籍,如今也昙花一现。
三大球和网球,何时能立足世界让国人扬眉吐气?大概谁都无法回答,我也不知在问谁?喊喊加油,耐心等着吧,这也是一种“功夫”。
2012年7月2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