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学之道,以“学”促“教”! [转载]教学之道,以“学”促“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教学,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学,这是原则也是理想。但现实并非如此,教师教了但学生未必学。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所以,你永远无法教会一个装学的学生,除非他自己决定想学。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认真学习,课上一定有一部分在装学。有的睡觉,有的走神,有的做小动作。这样的学生听课效率岂能高效?这样的学生你教起来岂能教会?
虽然一直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来激励自己,反思自己,鞭策自己,但对这些学生的确是无计可施。如何教这样的学生?冥思苦想,绞尽脑汁,重点做好这两个字!
1 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学、睡觉,一定是对该学科不感兴趣,不愿意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法创设一定情境,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展示,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课上让学生有事干,有事做,这样可能就不再睡觉不再走神了。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死书,死教书;不是教学生,不是满堂灌,自己演。而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这样学生才能有可能学会。
2 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方法比知识重要,有些学生不愿学主要是因为学不会,不会学。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定一条为最佳。作为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学情,找出最利于学生接受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学明白,才能获得成功感。比如一些重要内容的记忆,需要重复多遍才可能让学生入耳,需要不断强化和刺激才能入脑,绝不能在课上昙花一现,只说一遍。就像人闻气味,要经多次连续的吸气才能真味,不断的间歇式的强化,才能让学生记住!
“问题出在我身上”!只有坚持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来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才能不断的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