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选】每个公司都应迅速转型成自媒体

(2014-07-02 10:14:44)
http://res.wx.qq.com/mmbizwap/zh_CN/htmledition/images/ico_loading1984f1.gif

http://mmbiz.qpic.cn/mmbiz/dSwohPPLFeYolBQyfEDFXJQNTqsEStgGXlzwb8CajgOHHuc0SlCE3cMx17brPMJ59TjSEaK9a0J1lWXyhicwC9g/0

【导读】

日前,在媒体训练营2014年夏季峰会上,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强调,在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公司都应该迅速转型做自媒体。他认为,当前消费者关注的更多的是故事而非口号,而故事的产生不仅仅是外包给广告公司打出口号,更重要的是做好内容。

http://mmbiz.qpic.cn/mmbiz/dSwohPPLFeYolBQyfEDFXJQNTqsEStgGg6Er6xDemNz7tlmo4zZNb49g30NicSoGxllF5haZ6DtvQI2vaiaX9ywQ/0

大家下午好,刚才听到胡老师在讲媒体和时间的时候,说大家在今天互联网里面很关心的是现在,我刚才在脑海里面想到一个词儿就是碎片化。因为今天从传播来讲,今天是一个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时代,其实大家都给一堆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大家的时间也碎片化了。

 

在从营销的角度来讲,新营销的转型的时候,我想给大家提的建议就是,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每个公司都应该快速地转型让自己成为自媒体,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观点。

 

因为今天来讲,互联网时代是以口碑选择产品的时代,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很多人都在谈“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当中,口碑是最重要的。过去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也有口碑传播,最典型的口碑传播场景是理发店、菜市场、大妈跳舞的广场……大家来侃山,说我在里面买一个什么电视不错,他穿的球鞋挺好,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口碑的传播场所。在当下你选择的时候,你还是很信赖朋友的推荐。

 

但是那个时候口碑的传播都在小圈子里面,口碑要往大圈子扩散的时候很容易中断掉,今天整个微信、微博这样的社会化传播媒体,让整个口碑传播的信息链条速度提升了百倍、千倍,整个延展的范围也很大了,就是真的是产品好、有一个好的故事,它就瞬间得以传播。很多时候不是考虑它是不是要中断的问题,很多负面的消息你删都删不掉。


今天我认为要成为自媒体的时候,是因为背后的整个信息传播给变化了,最核心是大家今天真的是很依赖于相信口碑来传播产品的。

http://mmbiz.qpic.cn/mmbiz/dSwohPPLFeYolBQyfEDFXJQNTqsEStgGJqR34eVg367vAIMdepCEavYbiav05JCWJpiaHabQlw7QiaQR1ib96icibO9g/0

今天的信息传播不是劈开大脑,是潜入大脑,在经典的定位理论里面讲到,大家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都会先选择一个品类,在以前做营销的三板斧里面讲到,你要做一个成功的营销的时候,先定义一个新的品类,定义一个新的品类,从红海中杀出一个市场,你就快速用广告去轰炸,集中爆破。大家看到很多案子都是这样做出来的。加多宝,凉茶的品类,怕上火喝加多宝,是一个凉茶的新品类。包括功能饮料它也是一个新的品类,最近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品牌“集草”,冬虫夏草要研磨着吃,其实这句话本身就定义了一个新品类,这个推荐的时候是用了密集度的广告轰炸你,但是今天的这个方式都是很土豪的方式了。

 

今天来讲大家在信息接受,它是嵌入式的,大家更加希望能够习惯的是我在每天都能看到你。刚才胡老师讲到,大家更加关注的是故事而不是口号。大家都希望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故事不断地渗透,谁来产生这个故事?以前我们都依赖于广告公司,都是把纯粹的创意和营销外包,你会发现往往一个好的营销是先选一个口号,谁掌握了渠道,我就用渠道密集性地轰炸,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今天你可以看到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每家公司都会定自己的口号,我们定义的是为发烧而生,但是我们在推进为发烧而生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说纯粹就每天不停地喊“为发烧而生”,而是说更多地在不同的场合交流我们是对性能很在意,极客精神对性能很在意。很多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做了很多为发烧而生指导下的传播,它会是很多这样的碎片化的故事。

 

以前靠广告公司的时候,我选一个案子做完以后半年、一年就失效了,如果今天你每天都要产生信息,如果内部没有自己的团队做内容根本不奏效的。要成为自媒体,我们作为企业来讲,我们做营销不是做广告而是在做内容。


我下面提几点我的想法:

 

第一,让公司成为自媒体,它肯定是一个公司的核心战略,它不应该是浅尝辄止而已,往往要组建一个自媒体的内容运营团队,它的周期和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它的可见性往往是,你可能花两千万去投个广告,他可能立刻就看到效果了,但是往往你要建立一个有足够战斗能力的自媒体团队需要两年、三年,在这种时候公司是怎么看待,从组织架构和战略上定义谁去做自媒体。

 

第二,做自媒体的时候先做服务再做营销,这是两个思路的出发点不一样,对于企业来讲,我就是想要去做营销,你来买我的东西,但是对于用户怎么想的呢?我现场做一个调查,大家最喜欢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现场很多人举手选了可口可乐,那你们中间有多少人关注了可口可乐的微博?企业在做微信营销的时候说你要关注我,你要天天听我絮絮叨叨,整天说我要高大上,但对于用户来讲,虽然我很喜欢喝可口可乐,也许我也很喜欢吃肯德基,但是你从来不会想要关注可口可乐,但是企业往往都是这样想的。


你可能会关注什么?如果不是强行的或者说是活动的推荐,你要关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品的微博的时候,99%都是想着去找麻烦的,我要你服务我。比如说手机厂商,大家来关注的时候首先想到我查快递怎么查、如何投诉……很多都是基于服务驱动的。


企业在做营销一定要有一个窗户纸捅破它,一定是先做服务再做营销,真正是用户关注你而不水军关注你,一定要想在服务上先做,我在微信上怎么方便让用户自助服务,我在微博上怎么有很好的促销信息推送给他,这个定义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这是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的两条信息打开率,小米在微信公众号上有将近600万的粉丝,第一条打开率是45%,第二条是15%,在过往来讲,45%是小米降价的促销信息,第二条是米2相关的活动信息。

 

在过去运营了这么长时间,基本都看得到,凡是以产品信息相关的,不管是我降价还是说我们有新品发布、还是说MIUI加了一个很杀手锏的功能,用户打开率都只有50%左右,还有更高的70%,但是如果大家做活动,或者说离产品更远的活动,可能连5%都不到,但是5%其实已经是很高的数字了。在微信平台上是很忌讳做营销的,如果做服务,一个重要的产品信息今天有600万的用户,每条信息如果他打开50%的话,我的消息打开率就是300万,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渠道。


我们今天在论坛、微博、微信、空间和贴吧都组建了相应的运营团队,我们的运营团队有将近70人,真正在做内容的是20%左右,80%都是做客服。今天在所有的新平台做自媒体内容运营的时候,都有一个简单的指,就是先把服务做好,我们今天在各个平台,微博上、微信上都有专门开发的客服后台,有相应的响应时间指标,在微博上要15分钟内响应,在微信上怎么样去响应,都有相应很明细的针对客服上的考核指标,80%是在做服务。

 

第三点建议,每天都要上头条,是因为今天信息太碎片化了,所有的信息都是按时间轴排序的,如果你不每天折腾,每天上头条的话,大家都把你研磨了,多好的消息都逃不过三天,所以每天怎么样让团队从各种纬度去折腾,每天都要上头条。

http://mmbiz.qpic.cn/mmbiz/dSwohPPLFeYolBQyfEDFXJQNTqsEStgGzktN5dUIJyz8yyquibCInibYkmwk0OQXeCNrCW9ibAxJiaz3pRibqM5aybw/0

我再简单看几个小例子,小米到底怎么做的。

 

这是我们最早在新浪微博做的一个小米青春版,从这张图就可以看到我们是核心战略,因为我们合伙人都集体卖萌了,是有点儿丧心病狂的卖萌,这肯定是我们的战略。

 

这个是我们在饭堂上贴的一个通知条,本身是那个时候《来自星星的你》很火,我们在饭堂上贴了一个通知,今天是大结局,不管怎么回事儿,我们都准备请大家喝啤酒和吃鸡腿。

 

这个是有点儿小名气的叫盒子兄弟,当初为了小米手机的品质很好,做事的态度很认真,我们就说我们的包装盒是很结实,花了很多工夫做,一代的包装盒请了一个胖子站着,二代请了两个胖子在上面站着。包括后来在网站放上去的时候非常和谐,有很多网友的PS。

 

我们现在新媒体团队拍了一个自制剧,放了三集,每一集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都有过百万的播放量,最近一集有将近300万的播放量,它里面就是在自己闹着玩儿。我们在MIUI里面做了一个不用刷机的MIUI版本叫做小米系统,大家拍了一个视频可以看一下。


通过这个视频我们想跟大家讲,我们在做很多传播的时候,你的立意可以很高,但是实际上你怎么样能够“去高大上”,讲人话很重要。


讲人话这个话题上,我有一个小的体会,要让自己的员工成为粉丝,自己的员工如果不用自己的产品、不热爱自己的产品,他是很难去传达和表达出到底这个产品有多好。甚至于你可以让粉丝成为员工,我们在今天来讲,小米的各个团队,不管是市场的、研发的还有测试的、客服的,我们很多都是铁杆粉丝,从论坛里面招聘过来的,你怎么样能够在传播当中解构他的时候,真正要找到懂产品的人很关键。

 

今天我的分享就是这样几个观点:


第一点,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在这里面关系一旦有战略层的定义,一定要把它当主战场来看。

 

第二点,是先做服务,再做营销。

 

第三点,每天折腾、每天上头条。

 

第四点,让员工成为粉丝,让粉丝成为员工。

在这个场子,再做一个广告,我的观点说是每家公司都是自媒体,其实每个人今天也是自媒体,最近有快一个月没发微博了,很多人在我微博上留言,包括在米聊和微信上跟我讲,看来你最近压力很大,看来小米的库存压力很大,卖不动了。当初有时候我在微博上每天发4、5条的时候,有人跟我说,每天都在忽悠,肯定也是卖不动了。

 

┄┄┄┄┄┄┄┄智信创元咨询┄┄┄┄┄┄┄┄

移动互联网转型研究中心

移动互联网转型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专注于传统企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商业模式探索与系统资源整合的研究机构,为传统企业提供移动互联网转型战略规划及实施策略的咨询及IT支持服务。

 

机构出版物有《不一样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重生战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之道》等专著。

 

公开课预告:传统企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公开课即将启程

 

课程受众:

面临移动互联网转型压力的传统企业高管层

 

课程产品划分:

 

A:转型战略思考班(短期班,一天)

B:商业模式与转型战略研读班(短期班,一周)

C:移动互联网转型战略推进班(长期班,1.5年)

 

课程产品的内容定位及主要价值:

 

A:转型战略思考班(短期班,一天):

  • 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 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成功因素

  • 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战略及及领导力要求

  • 借鉴互联网企业及传统企业转型中的实践经验

 

B:商业模式与转型战略研读班(短期班,一周):

  • 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及创新思维工具

  • 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战略,并掌握相关战略规划工具

  • 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及领导力要求

  • 借鉴互联网企业及传统企业转型中的实践经验

 

C:移动互联网转型战略推进班(长期班,1.5年)

  • 系统化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实践案例及规划方法工具

  • 系统化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战略、实践案例及规划方法工具

  • 系统化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领导力提升之道、实践案例及相关方法工具

  • 系统化学习优秀互联网企业实践经验,及传统企业转型经验

  • 遴选具体的转型切入点,开启战略转型,并保持滚动评估

  • 组建私人董事会,获得决策、资源、能力的持续支持

 

详情请咨询

电话:010-82859523

邮件:marketing@innocreator.com

欢迎关注,获取更多

公司微信:zxcywx

http://mmbiz.qpic.cn/mmbiz/dSwohPPLFeYolBQyfEDFXJQNTqsEStgGnJGyBy7TFx0cIvTuPfYaibbk7ylv5doylU7WcIXEmk1IUvX3oiaianiczA/0


举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