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联合国四个官方驻地之一

标签:
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联合国四个官方驻地世界文化遗产全球最宜居城市 |
分类: 中欧6国:瑞列奥匈捷斯 |

维也纳:奥地利首都,“世界音乐之都”,“乐都”,第二大德语城市,欧盟第七大城市,市中心古城区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1年11月30日,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冠军。也是联合国四个官方驻地之一。

维也纳不仅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
1278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首都。
15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
18世纪,玛丽亚·特雷西亚母子当政期间热衷于改革,打击教会势力,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带来艺术的繁荣,使维也纳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获得了“音乐城”的美名。
随著19世纪奥匈帝国的强盛,维也纳成为奥地利帝国(1806年起)和奥匈帝国(1867年起)的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奥地利再度和纳粹德国合并,战后,奥地利和维也纳,跟德国和柏林一样,遭到英、美、法、苏四国划分四个控制区管理,直至1955年奥地利再度获得独立为止。
冷战时期,维也纳是国际间谍活动的温床,因为它是位于东西方集团之间的中立国。
维也纳的人口在奥匈帝国时期(1867年—1918年)快速增长,曾经拥有二百万人口,在当时是仅次于伦敦、纽约和巴黎的世界第四大城市,当时的维也纳聚集了很多从这个帝国其他部份的移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捷克人返回他们的祖国,这导致这个城市的人口减少,维也纳失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在接下来的移民时期,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拥有斯拉夫和匈牙利姓氏。2008年维也纳城市人口仅为170万。
在欧盟范围内,维也纳是生活质量很高、犯罪率很低的城市,根据2007年的数据,维也纳在欧盟最富有的城市中位居第五,仅次于伦敦、卢森堡城、布鲁塞尔和汉堡。

奥地利议会大厦:是奥地利国民议会和奥地利联邦议会所在地。建于1873年。为了象征民主来自于希腊,建筑师专门采用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立面采用古希腊的科林特式柱头,三角檐雕刻着弗兰茨?一世皇帝向十七个民族颁发宪法的场景。

议会大厦前的高达 4米的喷泉雕像是雅典娜女神。基座旁的塑像象征着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

维也纳市政厅:建于1872-1883年。这是一座新哥德式建筑。中间是一个极大的中央尖塔,两边各有两个低一些的侧塔。

维也纳市政厅:大厅正中的高塔98米,是维也纳的吉祥物。相传,当时的非教堂建筑不能超过100米,市政厅塔楼的建造计划遂遭到教会的反对。于是设计者冯.施密特就将塔本身限制在98米,却在塔尖上又加上了一尊高达3.4米的“市政厅铁人”,显示了人们向旧势力的挑战,教会对此也无可奈何。

维也纳市政厅
皇家的婚丧大事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其中最让人注目的两个婚礼:一是拿破仑的婚礼。拿破仑当年忙于争战,甚至没有时间出席自己和玛丽亚·路易丝的婚礼,只好让他人代行。二是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和茜茜公主的婚礼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员当中,最不幸运的要属拿破仑的儿子了。二十一岁死于肺结核的年轻人,其尸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被送还法国,但是他的心却永远留在了奥古斯丁教堂。
奥古斯丁教堂(霍夫堡皇宫宫廷教堂)
奥古斯丁教堂内还有一座小墓穴,里面珍藏着54个小罐,小罐内是哈布斯堡皇亲们的心脏。哈布斯堡王朝的葬礼非常奇怪,一具尸体要分三处埋葬:心脏放在奥古斯丁教堂,其他内脏放在史蒂芬大教堂,尸骨则放置在皇家墓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