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好处

标签:
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企业管理 |
/Uploads/202003/5e7db05bd3405.jpg
什么是零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
零部件通用化指尽量使同类产品不同规格,或者不同类产品的用途相同、结构相近似的零部件经过统一后,可以互换替代,进而节约了相似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的工作量,这么做在缩短设计周期的基础上简化了零部件的管理。
零部件标准化指要通过对零件的结构要素、尺寸、材料性能、设计方法、制图要求等,制定出大家共同遵守的标准。零部件标准化是在产品品种规格系列化及零部件通用化的基础上按国家标准来生产零部件,使通用零部件的应用范围转为工厂标准,进而更多地减少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量,从而缩短生产技术准备周期。
实现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另外还需要实现产品品种规格的系列化和产品质量标准化。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的相关内容见下表。
项目 | 说明 |
产品品种规格的系列化 | 将同一类产品的主要参数、型式、尺寸、基本结构等依次分档,制成系列化产品,以较少的品种规格满足客户的广泛需要 |
产品质量标准化 | 要保证产品产品质量合格和稳定,就必须做好设计、加工工艺、装配检验、包装储运等环节的标准化 |
范围及对象 | 用途相同、结构相似、参数和尺寸变化有规律的零、部件,可制定统一标准。有些零件不具备制定标准的条件,但能够与同类产品或不同类产品通用 |
意义 | 制造上可以实现专业化大批量生产,既可提高产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 |
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的相关内容
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产品系列中零部件的特性与共性,从中找出拥有共性的零部件,先将其转化为通用件后再发展成为标准件。此外,在单独设计某一种产品时,也应当尽可能选择已有的通用件。这样就能够让通用件的使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宽,最终发展成为全系列的通用化。
零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好处
加强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有利于以下几种生产方式的实施:
1、弹性成批生产原则
弹性成批生产原则是指通过对产品的系统分析,以便在产品外观多样化的背后应用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这样就可以用尽可能少的通用化零件装配尽可能多的产品,这也就实现了制造的标准化和装配的多样化的统一。
在通用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增加生产批量,可以改善产品质量的更新速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采用通用化和标准化的零件配置产品,可以简化产品设计,从而进一步完善生产计划和组织工作。
2、延迟策略
延迟策略就是重新设计产品和工艺以使流程中形成多个产品的差异点尽可能向后延迟的策略。其中,实施延迟差异有通用化、模块化、标准化三个重要途径。
/Uploads/202003/5e7db07bc7cd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