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秋季的一天,我随人流进入到早期的德阳市体育中心广场,这里是当时的德阳市内部股权交易中心,由于本市和外地大量参与交易的人员纷纷拥入这里,这个地方每天都像赶集一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可谓购销两旺。家就住在附近的我,经不住这个热闹场景的吸引,加之当时做的小家电生意看不到什么发展前景,赚的钱钱太少,然而心中却总有一种想发大财的原始冲动,看到现在家门口就有这种发财机会,所以,想都不用想,自然而然就加入到了这股洪流之中。由最初的懵懂、小心翼翼到面不改色手持股票大声叫卖,经历了一段股票人身的蜕变……。
记得当时在体育广场股市内有二十几家企业发行的股权证在这里流通,分别来自全省各地、市、州。股权证的名字五花八门,至今都还记得一些:西南化机、广涤、红光、电工厂、洪雅钢铁、西部汽车、建设发展、剑南春……等。当然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红光”和“剑南春”了。股权证大多是油印的、纸张不是很好,经历广场股权市场日晒雨淋的揉搓,很多权证到后来已经达到不能清楚辨认的地步,以至到后来出现很多假冒权证在市场流通。要想不受假冒权证的迫害,必须练就一双金晴火眼才能识破真假。为此,我可是下了一番硬功夫,每张权证油墨漏油地点、位置、大小、标点都是精确记住了的,不客气地说我当时的眼力不亚于现在的扫描仪哦。
在广场股权交易中心淘金的人大多数持有十几家企业的权证在大声地叫卖,与走街串巷的卖糖人没有两样。一张张权证都是塑料纸密封好,表面干净平整的权证可以多卖50元钱,每人身上都怀揣几千甚至上万的人民币,临近的农业银行为了方便大家交易还摆出来验钞机免费服务,没有发现有小偷出场,交易秩序异常地好,忙碌的交易人给“黄牛”(帮忙拿小凳子、排队买饭的人)的小费都是一次50元,大家都感觉非常幸福,赚钱太容易了,一不小心就土豪了一次(现在还常常回味这段日子……)。
我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我的交易品种不多,只限于“红光”和“剑南春”,一直拿这两只股票倒腾,低买高卖,反复“波段”操作,有时候一夜之间手中的股权证价格就翻倍了。那时候涨的时候多,跌的时候少,只要敢于下手买入股权证就会赚钱,根本谈不上什么风险意识。由于家就在附近,回家吃饭,自然也不给“黄牛”小费,赚来的钱颗粒归仓。为什么交易品种只限于“红光”和“剑南春”呢?当时的我并不知道什么价值投资,只是一种十分朴素的想法,买大企业、买名字响亮的企业。重仓的红光股份当时在四川是大企业,属于全国100家体制改革试点企业,后来该企业股权变成股票转入主板上市,开盘的当天我就以开盘价获利卖出了,基本上卖在了最高价上,现在这个企业几经重组,已经没有了“红光”这个名字,当年我心目中的这个大企业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剑南春在我们德阳市是响当当的企业,虽然至今都还没有上市,但是,连续20年每年每10股税后达到3元分红,着实让我价值投资了一把,心平气和地持有剑南春股票超过了20年。当年市场中很多人持有的权证到后期连企业的影子都找不到了,更谈不上上市和分红,现在回想当年懵懂中形成的所谓价值投资理念让我在股票黑市交易退潮的时候完美上岸,笑看多数人在大浪中裸泳……。。
现在依然坚持的单品种交易方式还是20年前形成的操作模式,这种模式至今都没有改变,将来也不打算改变。
值得一提的还有广涤这只股票。这是一只单位分配给我家里的股票,数额是1000股,由于当时一张股票权证的额度是2000股,所以不得不同一叶姓的同事共同持有,持有的时间非常短暂。因为,我们两家在持有这只股票期间由于观点不同,常常争论不断。我家的观点是:股票是件新生事物,放在箱底多观察,不要急于卖出;叶同事性急,急于套利卖出。争论之后,最终以叶同事完胜,卖在了最低价!事后我总结了一下,用我们四川话来说,就是打伙的生意做不得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