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2012-03-05 21:38:50)
标签:

杂谈

    小杰是我们班一个很特殊的学生。不用说学习不好,就连生活习惯也有很大问题。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曾向原来这个班的班主任徐老师了解情况。当时徐老师就很凝重地跟我说:“我们班有一个很特殊的孩子,他基本上就是被老师拖着进办公室拖着出办公室的。”我当时很疑惑,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莫不是他的智力有什么问题,但是据数学老师说,他的数学还是可以的。后来我去家访了才知道,原来小杰很小就被父母全托了,托管中心的老师只是负责孩子的安全,没有对孩子进行应有的教育,不用说学习,就连基本的正常的生活习惯也没有养成。当时那位托管中心的老师有点洁癖,教室的地面上要铺上地毯,而且常常把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有时孩子吃饭时不小心会把饭菜掉到地上,这时孩子们总是捡起来就吃,因为“干净”,所以那位老师也就没有在意,学生在地面上摸爬滚打也是常有的事。

    就这样,小杰就养成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在他的观念里,掉在地上的东西是可以入嘴的,也是可以在地上玩耍的。接受这个班一周后我终于见证到了这一点。小杰会把地上的任何东西送进嘴里,不用说掉在地上的饭菜,就连尺子、彩纸、笔这些在他看来是“玩具”的东西哪怕是掉到地上过也是可以送进嘴里的。课间我到教师去也常常可以见到他在地面上滚来滚去。来学校一天下来,衣服上全是灰,从头到脚没有干净的地方。和别人打架了,问他什么原因,他只会说一句“是他先弄我的。”然后接下来不管你问什么,他都只会重复这句话。他的作业永远是最脏最差的,他写字的时候好像根本没用力,写的字轻飘飘的,而且错别字奇多,很简单的拼音有时还不会拼,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他常常会把右边部分写到左边,真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写不出来的。做作业只有你盯着他他才会做,不盯着他,哪怕是把他叫到办公室他也是十分钟才会写一个不一定对的字。他可是已经三年级了呀!

    就是这样一个学生,我有时真想放弃,但是想想他才三年级,长得又帅(这是真话,今天我还跟数学老师说,他真是个美男子),如果现在放弃他真不知道以后他会变成怎样一个人。但是若真要用心教他,那么这份心恐怕真是要很大很大,而且得有很充足的时间。上周五我让他到我办公室读词语表(别的同学听写都全对了,他连读都有困难。)于是我一个词语一个词语教他读,没想到他居然声音小得跟蚊子似的,我想尽办法让他读出声音来,他就是不肯张嘴,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也不说,只是摇头。我是一个新教师,工作还不满一年,又是班主任,白天管班还来不及,还有各种班主任的事情,备课只能留到晚上下班后,有时候为了改作文还要熬夜。周五是五天中最轻松的,本来可以坐下来休息休息的。但是想到小杰跟其他同学距离实在太大,所以我还是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想用两节副课的时间给他补补。没想到他这个样子,我一是生气,二是想想我没有权利剥夺他上其他课的权利,而且他当时那个样子也学不进去,所以我干脆就让他回教室了。没想到他居然飞奔着跑出办公室还一边跑一边喊:“哦,回去咯!”连“老师们再见!”也没说,真是无语。

    可是今天早读我让一学生领读的时候,小杰居然也跟着读了起来,虽然声音不响,我马上走到他身边,我感觉到他有读的冲动,于是我便对他说:“小杰刚才读得真好听,声音真清脆,跟翠鸟似的(这是他刚好读到翠鸟一课),能再读一遍给老师听吗?”这下他来劲了,笑着问我:“真的吗?”我点了点头,他又“嘿嘿”笑了笑便大声地读了起来,虽然有几个还是有错误,但是他很急切地想读给我听。我又鼓励他:“倪小杰读得真响亮,真好听。”我看形势大好,便趁机让他读了前两个单元所有的词语,不对的地方我及时纠正了他。这下我真是开心极了,要知道他可从来没有这样响亮地读过任何词语或课文。接着我马上让他去我办公室,给他敲上“读书认真”的印章,他高兴极了。

    我很想抓住他这样的学习状态让他多学一点,虽然我不知道他这样的状态会持续多久,也许一天,也许两天。但我想“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这在任何情况任何人身上应该都是适用的,特别是学生,他们渴望老师的肯定、老师的表扬,对于小杰这样的孩子,下课打闹上课还会走动,要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但正是由于他得到表扬的机会小,我们老师才越要寻找表扬他的机会,让他向今天早读这样的状态多一点,这样我想也许对小杰的教育效果才会有所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这样真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