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人蛊惑刘禅导致蜀国灭亡,蜀汉刚一灭国司马昭就下令将其活剐

(2017-10-24 16:53:39)
标签:

杂谈

https://04.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24/271a7d449c4949a19ca99f7014687ea6.png

汉末三国是中国最复杂的历史阶段之一,魏蜀吴三国鼎立后逐步的形成了天下三分的状态,但这一切在公元263年被打破了,曾经的蜀汉再也坚持不住了,随着魏军邓艾绕道进入蜀地,一个雄踞西南的政权就此崩塌,这个曾标榜大汉的王朝覆灭了,同时这也是三国末期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自此中国历史开始慢慢转向了另外的一头:短暂的大一统。

https://04.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24/c0b203405070dd3e920e0bd8c9324ab4.png

其实大家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是了然于胸,很多情节将曹魏政权给抹黑了不少,特别是刘备的忠厚,曹操的奸猾等等人物脸谱都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但历史并不是演义,用一个客观的眼光去评价三国的历史,可以讲没有谁好谁坏之分,如果硬要去安插一个标签的话也不过是后来小说作者的个人感情倾向而已。但是每每当看到蜀汉灭亡的这段或许很多人都充满了同情心,很多人将其最后的责任归咎于后主刘禅,其实则不然,蜀汉偏安一隅实属不易,在经过诸葛亮和魏延的数次北伐后能够维持这么多年已经非常不错了,不得不承认的是蜀汉后期政治昏暗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但罪魁祸首细细讲来不是刘禅不是魏延,而是一个太监,就是因为他的蛊惑君心致使了蜀汉没有挽回的余地,今天就带领大家来看看这个人物的真面目!

https://04.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24/944177e4bdbb31b0c88cfe388c23f2fd.png

这就是掌握蜀汉后期政治的大宦官黄皓,黄皓早年时即和刘禅结识,当刘备辞世白帝城后,公元223年刘禅登基称帝,同时也在此期间慢慢的宠信起了黄皓了,特别是黄皓的嘴皮子功夫那不是一般的厉害,阿谀奉承谄媚的话语说的比唱的好听,其蛊惑皇帝的能力不亚于当年的赵高。

https://04.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24/082b88ce940344a0f43b0598ebe0238d.png

但就算如此,诸葛亮在世之时,黄皓没有做出什么兴风作浪的大动作,当诸葛亮崩卒于五丈原之上,接替其掌权的是董允,董允也算是一位刚正不阿的良臣,甚至多次发现黄皓有干涉权政的苗头时即刻就向后主刘禅劝谏,每每都把黄皓给训斥一通,让黄皓也是不敢言语。但不幸的是,董允没过几年也去世了,后来继任侍中的是陈祗,他和董允完全不一样,在对待宦官黄皓时不再排斥而且两人互为表里,这让一直蠢蠢欲动的黄皓有了干政的可乘之机。

https://04.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24/cdeeddc38fc1cd23ac74c6cb7ebe2703.jpeg

公元258年陈祗也病死了,黄皓开始大肆的秉持朝政,并从原来的黄门令升为了中常侍和奉车都尉(这样的官位太监按道理是不应该当的),同时黄皓进行排除异己,只要看谁不顺眼或者反对自己的话很快就会遭到贬黜或者罢官,因此朝内依附黄皓的人络绎不绝。当时有一位叫罗宪的将军就因多次向刘禅进言除掉黄皓而被黄皓想方设法贬为了巴东太守,同时任命自己的亲信阎宇担任大将军。

姜维在外带兵很少回到成都,因此对政事并不太熟悉,当公元262年景耀五年时姜维曾回成都看到黄皓飞扬跋扈时曾劝谏刘禅除掉黄皓,谁料刘禅居然说黄皓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而已不要太在意。后来姜维发现黄皓在朝内的关系网盘根错节为了躲避打击只能请求到沓中屯田。

https://04.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24/e7d0700ef3d2d8dd7a9599e907a559f2.png

公元263年姜维听闻钟会在关中治兵的建议,上书刘禅但是却被黄皓以鬼神之术进行蒙骗,特别是军事敏锐的姜维预感魏军将会打到蜀地,让刘禅早作安排时,黄皓竟然请来了一个神不神鬼不鬼的巫婆施法。后来没过多久果然邓艾进入了蜀地,并一举灭了蜀国,留下了千古的遗憾,因为黄皓的误国导致刘禅在最关键的时刻没能在成都布兵排阵最后只能沦落囚徒洛阳的惨境,蜀国灭亡后不久,司马昭听闻黄皓的奸恶,派人将其凌迟处死活剐这也算是对蜀汉之地人民的一个交代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