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提起杜月笙,那绝对是旧上海响当当的人物,曾经叱咤上海滩,素有“上海皇帝”之称,与张啸林、黄金荣并称青帮三大佬,不过无论从后来的抗战的行为抑或是待人处事的方式,杜月笙的口碑绝对是最令人信服的,因此他的影响力在三人中也是最大的,不过随着后来形势变化,他远走香港并在那里病逝,如今已有60余年。
https://00.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14/fb8290578028da2abea5f86104bb0eaa.jpeg
杜月笙一辈子低调行事,对待钱财的态度让人敬佩,最著名的莫过于其在香港期间曾叫子女从银行中取了数亿元的欠款凭条并在自己弥留之际全部撕掉,他不希望子女在自己百年之后再去向这些人要账。不仅如此,当年在上海滩的一些善举也会让很多大财阀汗颜,他常常拿出自己的家财去真心实意的施舍乞丐和穷人,特别是不计较他们到底来领过几次都会吩咐下属照常发放钱财,而具有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位青帮大佬黄金荣的吝啬行为,据说当时有一次黄金荣在上海为穷苦百姓施粥,每次都要按人头来,为了不让一个人多领一碗粥派了不少的手下来看管已经领过粥的乞丐穷人,如果有人想趁机多领一碗粥的话一旦发现都会朝死里打非常残忍。
https://00.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14/a0d45f16e57f3b28cc1a21758963aaa2.jpeg
杜月笙一生经历坎坷起伏,曾是不入流的小辈,自小父母双亡成为了孤儿,四岁时被寄养在舅舅家里,不过稍大一点后的杜月笙不甘心寄人篱下,故来到了繁华的上海滩闯荡,为了出人头地可以说什么活都干过,后误打误撞加入了青帮,并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超乎常人的胆识迅速高升,最后一跃成为了青帮老大,不过杜月笙在外面给人的感觉始终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先生,他常年身穿长袖马褂,对待落难之人皆以巨财资助,而且会想着法子不让他们面子过不去。
https://00.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14/091733435ed70abc22e62a1b337ec229.jpeg
当年“九一八事变”后,民国著名律师章士钊只身南下去了上海,不过刚来到上海人生地不熟,自然是不好混,杜月笙知道后就想去接济他,但直接给钱会夺了章士钊面子,所以在去拜会这位名律师即将临走时悄悄的将银票折成小块放在了茶杯下面,然后离去。后来杜月笙更是聘请了他为自己的私人律师,每个月给其1000块,并且全力支持其在上海开办律师事务所,后章士钊在上海的事业做得红红火火。
https://00.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14/affa2336d66e6feebff649d239133f5c.jpeg
杜月笙在抗战期间更是果断的拒绝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当上海沦陷后他移居香港,并在那里组织了黑帮活动派人到上海刺杀汉奸,当年的青帮三大佬之一的张啸林因投靠日本人成了走狗被杜月笙所痛恨,据说张啸林最后被暗杀也是杜月笙和军统一起协办的,非常大快人心。战争结束后,已经年过六旬的杜月笙和夫人一起去了香港,在那里度过了晚年,1951年病逝享年63岁,后葬在了台北。
https://00.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14/55f1cf94c45c205e488b7458cd5126c2.jpeg
如今杜月笙已经去世六十余年,我们对于他的名字和传奇故事很多都是通过书本得到的,很少有人会关心他的墓地何在?可就是在十年前,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无意间发现了杜月笙的墓地,并义务为其打扫了多年。其实 杜月笙的墓地安葬在台北县汐止秀峰小学后山上,墓碑上刻有“先考杜公月笙府君之墓”。
https://00.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014/df6df615c4cf4f7b4f75c8b0fb25a54c.jpeg
一直为杜月笙扫墓的老人叫李开明,他说当时发现杜先生的墓时,心理非常的难过,2006年的时候这里曾经一片狼藉,破败不堪,但李开明老人心中一直记得“义”,道出了“人在人情在,莫非人亡人情也亡了?”的话语,如今杜月笙墓地被李开明打理的干干净净,并且每周都要前来整理,为这位老人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