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抛弃浮躁,心宁智生

标签:
人生哲理文字小故事大道理心灵感悟杂谈 |
分类: 人生哲理 |
战国时,苏秦自幼家境贫寒,温饱难继,读书自然是很奢侈的事。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和帮别人打短工,后又离乡背井到齐国拜师求学,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
一段时间之后,苏秦自认为已经学业有成,便迫不及待地告师别友,游历天下,以谋取功名利禄。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自己的盘缠也用完了。没办法再撑下去,于是他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与乞少无异。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回家中。
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自讥笑他说:“按我们周人的传统,应该是安分于自己的产业,努力从事工商,以赚取十分之二的利润;你现在却好,放弃这种本应从事的事业,去卖弄口舌,落得如此下场,真是活该!”
这番话,令苏秦无地自容,渐愧而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学业未成而急于求成啊!”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振精神,搬出所有的书籍,发愤再读,他想道“一个读书人,既然已经决心埋首读书,却不能凭这些学问来取得尊贵的地位,那么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从这些书中捡出一本《阴符经》,用心钻研。
他每天研读至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每次醒来,都懊悔不已,痛骂自己无用,但又没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倦困难当,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为此他想出了一个不打磕睡的办法
“锥刺股”。以后每当要打磕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猛然“痛醒”,保持苦读状态。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让人目不忍睹。
家人见状,心有不忍,劝他说:“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自虐啊!”
苏秦回答说:“不这样,我会忘记过去的耻辱;唯如此,才能催我苦读!”
经过血淋淋的一年 “痛”读,苏秦很有心得,写出了 “揣”、 “摩”两篇。这时,他充满自信地说:
“这下我可以说服许多国君了!”
★今天的心灵感悟:
任何诞生于浮躁中的决定都可能让你付出代价,而在宁静中产生的智慧往往是你成功的最佳选择。放远眼光,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这样不仅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伤痛的出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一篇:【人生哲理】露西的转变
后一篇:【人生哲理】急于表现成不了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