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汉字的思考

(2019-07-17 17:33:41)
标签:

中国汉字

神奇的汉字

伏羲

仓颉造字

汉字是独特的区别于人类主流拼音文字的表义化文字,具有独特的发展过程。

我们中国人总认仓颉造字,但仓颉到我们现在也就四千五百年左右,他应该只是中国汉字发展的一个节点式人物,只是将中国的文字梳理了一遍而已。就像秦代的李斯,把全国各种文字梳理一遍,以秦小篆作为当时全国的统一文字。仓颉造字的意义应该和李斯的做法应该是相等的,不存在造字的问题。

如果说我们几万年前过的都是茹毛饮血的没有文化的生活,那么最早有文化创造的并且有记载的应该是伏羲时代。因为伏羲创造了太极八卦图,这是我们文化的开始。我们一直延续下来的整体民族思维都是从这张太极八卦图中引申出来的。

我这里谈到整体民族思维,整体民族思维就是我们几千上万年来延续下来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中华民族整体思维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字,那就是容易、简易。当时我们的祖宗希望用阴阳来解释宇宙的万事万物。可以说,太极八卦图中的阴爻“- -”与阳爻“—是我们中华文字笔画的开始。后来因为阴爻“- -”与阳爻“—都是由横线表示很容易混淆,所以我们用圆圈与弧线来作为文字的基础笔画。

我们现在汉字所体现出来的直线的笔画,是后来为了方便快速书写所发展起来的。从思维上讲,古代的由圆圈、弧线组成的文字更符合客观现实,我们现在的汉字是偏离当时的汉字发明的原始表现意图了。

随着汉字的发展,我们明显地偏离了我们的宗旨,我们原始文化发展是抱着的宗旨的,文字是文化的底层基础,底层基础越简单,那么我们搭建上层文化的出错率就越低,而如果将底层基础搞得很复杂,那么我们搭建上层文化的出错率就越高,以至于最后搭建不上去了,因为我们把时间都用在找“基础原料”上了,随着我们汉字的发展,谁都想在这个底层文化基础上插上一脚,于是我们的文字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形成了文字难的弊端。

但“易的思维对我们民族来说又深入骨髓的,于是我们开始在句上面易化,最终就形成了字难句易怪现象。所以我们的古文普通老百姓是看不懂的,别说普通老百姓,我们的“专家”、大师对于一句话都可以有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解释。这是中华文化的弊端。

作为文化推广的节目,我们不该错上加错,让人们去认难认的汉字,而是要倡导易化汉字。如果《神奇的汉字》能打出易化汉字的旗帜,那么这将会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文字是能影响民族性格的,比如我们写惯了直线笔画的文字,我们民族就容易走极端。而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其口语能力上必然强于使用表义、象形文字的民族。我们使用整体性比较强的汉字,我们的整体意识自然就强过使用由一个个字母组成拼音文字的国家。

文字是思维的总结,是纯理性的。所以西方文字必然要以艺术来补充我们的感性思维。而我们汉字却有着比普通拼音文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汉字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因为我们的文字中体现出了表音的,表意的,表形的多种特点,所以我们中华文化再怎么发展,都不会出现走向极端理性的情况,但西方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如果脱离了艺术的补充就会有走向极端理性的危险。人类的极端理性就是人类的标准化、机械化与统一化,那时人将不人。

未来的汉字将会绝处逢生,人们随着对于文化的认识的提高,像类似于汉字的表义文字将会得到人类的普遍重视并普遍使用。而作为目前仅存的使用表义文字的中国是否准备好了让汉字承担这一重担的能力?我们目前该做的是易化汉字易化汉字不是我们曾经出现过的汉字简体化的风潮,而是“去难就简,把更多的生僻字、无意义的字去掉而使用简单易懂的标准汉字。

目前再退回到伏羲时代的希望以两种简单的笔画来表现宇宙万事万物的想法已经是不大可能了。但我们不能继续“错”下去,让我们文化的基础材料汉字尽量简易一些,这应该是我们宣传汉字节目该做的事吧!


湖南卫视何炅主持的《神奇的汉字》节目组有个导演约我多次,希望我录个视频,但这节目是帅哥美女的节目,不适合我这老头上了,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