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材上的疑问——有关存活曲线的问题

(2016-05-18 13:21:24)

2016届金华十校高考模拟考试第6

6.椿象以果树的嫩芽为食,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孵化出小蜂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平腹小蜂是对椿象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B.椿象被平腹小蜂取食的有机物属于次级生产量

C.平腹小蜂与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D.平腹小蜂的大量孵化将导致椿象的存活曲线更接近凹型

http://s6/bmiddle/002DulyPgy71MeNazc1f5&690

    由于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绘制存活曲线的数据可通过下列方法收集:从至少观察1000新孵化幼虫或……”所以有学生认为D选项也是错的。

    那么,存活曲线究竟是如何绘制的呢?其存活数量的对数值是如何计算的呢?

    在一篇介绍“威布尔分布作为模拟昆虫存活率曲线的模型”的论文中,以柑桔浅叶蛾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从原始数据到计算存活率,再到绘制成存活曲线的方法。

 

    其中,存活率exp[-(t/b)c],数学中exp是一个约等于2.7的常数值。而式子中,t表示年龄,b为尺度参数(Scale parameter)c为形状参数(Shape parameter),从下图可知,bc可从原始数据中计算而得(如何计算,文中没有介绍)

http://s13/mw690/002DulyPgy71MeZVTn63c&690

    从该文中可知,昆虫的卵的数量是统计的。所以,教材中的“观察1000新孵化幼虫”,不能理解为昆虫的存活曲线绘制时,不用统计未孵化的卵的数量。

附:实验   种群生命表的编制与存活曲线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了解特定时间和特定年龄生命表的异同,掌握其组建方法和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学习种群数量动态分析技巧。

二、实验材料

调查或利用已有的调查资料,如利用调查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编制生命表,见表4-1,表4-2,表4-3,表4-4,表4-5,表4-6

三、实验原理

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一种有用工具。可以体现各年龄或各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数目和群内个体未来预期余年(即平均期望年龄)。生命表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分析和对比种群个体起作用生态因子的函数数量基础。也可以利用生命表中的数据,描述存活曲线图,说明种各年龄组在生命过程中的数量;说明不同年龄的生存个体随年龄的死亡和生存率的变化情况。

生命表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两种类型。

动态生命表就是跟踪观察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的死亡或动态过程而获得的数据所做的生命表,可用于世代不重叠的生物(如一化性昆虫),它在记录种群各年龄或各发育阶段死亡数量、死亡原因和生殖力的同时,还可以查明和记录死亡原因,从而可以分析种群发展的薄弱环节,找出造成种群数量下降的关键因素,并根据死亡和出生的数据估计下一世代种群消长的趋势。

http://s16/bmiddle/002DulyPgy71MffXRlZdf&690

http://s13/bmiddle/002DulyPgy71Mfg2unOcc&690

静态生态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常用于有世代重叠,且生命周期较长的生物;

http://s10/bmiddle/002DulyPgy71MfkIKPTc9&690

http://s13/bmiddle/002DulyPgy71MfkMcZC7c&690

四、实验步骤

1. 根据所调查生物的特点,确定选用的生命表类型。对于世代重叠、寿命较长和年龄结构较稳定的生物,一般采用特定时间生命表(即静态生命表),而对于具有离散世代、寿命较短和数量波动较大的生物,一般采用特定年龄生命表(即动态生命表或同龄群生命表)。

2. 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一般可采用年、月、日、小时等。人通常采用5年为一年龄组;鹿科动物等以1年为一年龄组;鼠类以1个月为一年龄组;昆虫则常以不同的发育阶段(如卵、幼虫和蛹等)和龄期(如一龄幼虫、二龄幼虫等)为一年龄组。

3. 实验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统计数据(参考)。

1)死亡年龄数据的调查:收集野外自然死亡动物的残留头骨,可根据角确定死亡年龄;也可以根据牙齿切片,观察生长环确定年龄;牙齿的磨损程度是确定草食性动物年龄的常用方法;根据鱼类鳞片的年轮,推算鱼类的年龄和生长速度;根据鸟类羽毛的特征、头盖的骨化情况确定年龄等。死亡年龄数据可以制定静态生命表。

2)直接观察存活动物数据:观察同一时期出生,同一大群动物的存活情况,调查的数据可以制定动态生命表。

3)直接观察种群年龄数据:根据数据确定种群中每一年龄期有多少个体存活,假定种群的年龄组成在调查期间不变,如直接用人口普查数据编制生命表,属相对静态生命表。

3. 按年龄阶段将实际观察值或实际调查数据(nz)记入表中。为便于计算,许多生命表习惯用10的倍数个体为基础计算。

4. 计算生命表各栏数据并填入表格。生命表每栏以符号代表,这些符号在生态学中已成为习惯用法,如x=按年龄的分段;nx=x期开始时的存活数目;lx=x期开始时的特定年龄存活率=nx/n0dx=xx+1的死亡数目= nxnx+1dxF x期间死亡因子;qx=xx+1的死亡率= dx/ nxLx=xx+1期的平均存活率=nx+ nx+1/2Tx=超过x年龄的总个体数= Lx+ Lx+1++ L最大;ex=x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 Tx/ nx

5. 以生命表中年龄(x)为横坐标,相对年龄存活数(nx)的常用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生命存活曲线,并对各曲线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6. 初步分析各生命表的关键因子,明确不同致死因子对各种群数量变动起作用的大小。

五、作业

1. 任选实验材料中的两份,编制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并分析其存活过程。

2. 了解不同生物编制生命表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其分析重点。

 

另附:有关存活曲线的课件资料。图中直接写明,将X作为横坐标,lx作为纵坐标,绘制的就是存活曲线。

http://s3/mw690/002DulyPgy720ADCBW26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