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的老龙门阵】---小龙坎的由来

(2011-12-09 21:09:16)
标签:

杂谈

以前说过沙坪坝,今天接到说挨到起的小龙坎。
   小龙坎最早也不叫小龙坎,而叫小门坎。早先到成都的东大路经过石桥铺,从那点分了一条路出来,经白马凼、平顶山、观音庙、磁器口到川北。从平顶山下来的石板路依山就势,有几处石梯坎在两石壁间穿过,就像座座“石门”。坡脚上方不远的一道“石门”比坡上的“石门”要窄些,也要短点,就叫成了小门坎。
   “因附近平顶山坎坷起伏,呈龙形。鼓楼寨至虎头岩一带为大龙,至马家岩一带为小龙。”这鼓楼寨在哪,已经无从知晓。但从红岩嘴往马家岩一线看,倒也似一条龙形。因小门坎正好在小龙身子下面,就改叫成了小龙坎。在明朝末年,平顶山上、下就有了“大龙坎”、“小龙坎”的称呼。也就是说,叫小龙坎已经有三百多年了。
   同沙坪坝一样,这一带也是一片田园风光,不多的几户人家,耕种山田薄地。直到清朝末年,小龙坎观音庙(后叫解放坡)下面,才有了一条数十户人家的小街。
  上世纪二十年代,使小龙坎开始发生变化。
   1925(全线正式开工为1927)年,四川当局开始修建“成渝马路”,(由于当时四川军阀割据,实行防区制,各军阀占山为王,四川政权并不能统一。刘湘在重庆,势力只在巴县、璧山两县,俗称“巴璧虎”,刘文辉在成都,势力也过不了龙泉山,达不到简阳。马(公)路是各防区自已修建,开工时间有先有后,标准、质量要求不统一、或不按要求做,路况很差。从简阳到重庆马路连通以后,亦叫“渝简马路”。后来川政统一,全线连通后改称成渝公路。)经小龙坎、新桥、歌乐山、青木关交璧山界。有了这条公路之后,接着又修了从小龙坎经沙坪坝到龙隐镇(磁器口)的公路。这样一来,小龙坎成了一个丁字路的交叉点,成了交通要道。
   在这交叉点两端,一些人家来到公路两侧,开始修建房屋,设立店铺,形成了以后的小龙坎正街(小龙坎往天星桥方向),小龙坎新街(小龙坎往沙坪坝方向)两条街道,不过街道很短,住家居民户不多,店铺也很少。
   同沙坪坝一样,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量战争移民的迁入,才使小龙坎发生较大的变化。一批沿海一带内迁的工厂,搬到了小龙坎一带,使小龙坎有了一批近现代小型工厂。
   五十年代以后,一些小厂经过改造逐渐成为现代化企业,又新建一些工厂企业,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小龙坎地区还有重庆轴承厂、交通机械厂、重庆探矿机械厂、重庆锅炉厂、重庆水泵厂等厂。有的就是当年的内迁工厂,比如重庆轴承厂,就是1928年在江苏嘉定创办的一家叫“合作五金机器厂”的小五金厂,抗战迁来重庆小龙坎,生产日用小五金、小机械。解放以后,由私营企业改组为公私合营企业,后改组为国营企业。从生产日用小五金制品逐渐研制轴承生产,成为重庆轴承生产的骨干企业。
   地处小龙坎的第八中学,创办于1938年,当时巴县政府准予成立“巴县私立树人小学”。第二年开始筹办初中以及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40年起开始招收初中新生和职业会计新生。于是学校就称为“树人小学”和“树人中学”,一校两部。到1947年增设了高中部,是当年办学质量较好的学校。1952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树人中学”部分命名为“四川省重庆第八中学校”。这以后,第一中学(1931年创办的“重庆市立初级中学”),第三中学(今南开中学,1933年由天津南开中学在重庆筹建的分校“南渝中学”,1938年改称“南开中学”),第八中学,即一、三、八中,这三所中学直到今天,也是重庆市的重点中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