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以导学单为统领,导学单区别与教案,它以“生”为本,以方便“学”为出发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导学单。一篇好的导学单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但也是体现着将要“到达”的目的地。如何正确使用导学单呢?通过在课堂中的实践性应该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完成导学单的“四步曲”
有的同学拿到导学案后不问青红皂白看也不看就直接翻开教科书找书本中的定理、定义、例题等,只要是书上有的就抄写在导学案上。这样做法只是为了应付,为了完成而完成导学单,根本就不能起到导学的作用。学生拿到导学单后,第一步,先仔细阅读教学目标,这是本张导学单纲领性内容,是它的源泉同时也是核心部分。只有带着目的去预习才有可能更好的掌握它。第二步,接着我们不是做导学单而是浏览一遍导学单,做到心中有一个大致的印像。第三步,然后去预习教材。第四步,最后才是填写导学单。
二、反思——导学案的升华
提起教学反思大多数学者认为反思是老师的事与学生无关。这是大错特错的,它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教学反思从字面解释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的反思固为重要,它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思考,是对教学过程的重新认识,是对教学进行再评价和经验总结的过程。因此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说:“作为老师,每天一反思,十年必成大器”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说:“反思是教选择以机会‘最大化’的成长方式,它能使青年教师在能力的边缘工作。”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我把这两句话修改一下:“作为学生,每天一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和“反思是学生选择以机会‘最大化’的成长方式,它能使优秀生更优秀,使‘学困生’在能力的边缘看见成功。”学生的导学单的反思要着重分析导学单在完成与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例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给组内同学讲解时把不同的类型的题目讲解的更透彻或需要注意的地方。从导学案中发现问题以及好的建议,对错误问题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对自己的希望和要求,以便下一张导学单完成的更好。
三、成为导学单的好朋友
导学单在完成之后并不是把它用“活页夹”一夹完事,放在书桌的最里面再不去过问。我们要经常有事无事的时候随手翻一番,看一看,想一想,加深对知识的回顾。当你再一次光临它时也许有的题目会给你一种豁然开朗和恍然大悟的感觉。这道题原来还可以这样解答,原来苦思不得理解的知识一下子全明白了。这就是你与导学单成为朋友的亮点及精彩之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