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要出门去超市的时候宝奶奶来了,她说风大,她在家看宝宝,让我自己去。可是我觉得今天天气很暖和,宝宝已经习惯天天出门玩了,我出去不让他跟着肯定会闹的。然后宝奶奶就和我们一起去超市了,路上遇到很多孩子都出来,几个月的宝宝也出来晒太阳。今天还是好天气的,只是偶尔一阵阵大风。
在超市结账通道时,我抱宝宝,宝奶奶推车结账,收银员报了个数我就递钱过去了,收银员找回钱后宝奶奶又从她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拿出几样东西结账,我知道宝奶奶又和我各付各的了(我的东西她直接放购物车上,她的东西令装她的购物袋里),收银员又报了个数,10.4元,我先掏出十元给收银员,然后在衣兜里令掏一元,还没等我掏出一元钱呢,宝奶奶就从收银员手里抢回十块钱塞到我衣兜里,说她自己付钱。
看她快速从收银员手里抢回钱塞给我的动作,我有点生气了,但是不吭声,都是一家人,而且只是十元钱的事,有必要这样吗?!我郁闷的一手抱宝宝一手装自己的东西(平时如果是我抱宝宝,东西一般都是由奶奶来装)。宝奶奶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和我AA制了,而且每次都是几块钱的事,大到一起去超市买几百块钱的东西,小到同一小摊上买一把青菜。我们是一家人,她退休金也不多,如此和我划清界限,让我很费解,也很伤心。
宝宝没出生前我们都是和公婆住一起,平时也没给她什么生活费之类的,就是老公在年中年底时会发一笔奖金,老公都会把这些钱给她,少的时候不少于2万,多的时候也有5万吧。宝宝出生后我们就搬进自己的新房了,宝奶奶每次抱宝宝时,会指着家里的东西告诉宝宝是什么,总会说“你家的XX”,或者提到我们以前用的东西,也总会说“我家的XX”。(月子里)开始听到时我特不习惯,我觉得刚共住一室还是一家人的亲人,怎么突然就“你家的”“我家的”划清界限了呢。
去年4月份婆婆腰上长了几颗泡泡,我看了看是疱疹,就赶紧让她去医院开药了,过了一会她回来了,说药费要五百,他身上只带了两百,要和我拿三百。我拿了五百块钱给她,她推辞着说三百就够了。我心想着二老退休金也不多,人老了生病就应该是我们出钱的,于是还说您先拿着,说不定用了这些药还不好,下次还得开药呢。可是,晚上婆婆来了,却递给我五百块钱,说是还我钱。我当时都蒙了,在我成长环境及观念里,人老了生病,子女出钱是必须的,而且一家人之间没有什么还不还钱的。我告诉婆婆:您拿着吧,不用说还钱。可是婆婆还是把五百块钱留茶几上了。这是我遇到婆婆第一次“钱物上”和我们分清界限。之后有几次,她先从我手里拿走一两百块钱,事后也都会还给我,甚至是和老公要,而当时我在场的,他事后也会还给老公。
去年5月份之后天气暖和了,婆婆经常和我推着宝宝出去买菜,她要卖菜分开算钱,然后各付各的,当时我觉得很难为情的,硬是一个人付钱了,不过有时候抱着宝宝,掏钱不快,她还是只付了自己的,剩下的我自付。对此我很疑惑,非常疑惑。特别是联想到带宝宝的事情上,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公公每天打牌,婆婆每天做礼拜,都好像很闲的样子,可是却不帮我带孩子,我不得不放弃工作全职在家。和老公沟通过此事,可是老公的想法一直是我带孩子,没有想过要父母帮忙,不过老公用他姥姥家的事情举例了,我明白其意之后也不再埋怨了。老公的姥姥姥爷都九十岁了,和独子共住一个院子里,同用一个厨房,却也分开过日子。我想这可能是他们的相处方式吧。
第一次和婆婆吵架也是因为此类事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和婆婆一起出去买菜,中途我拐进超市里买了卫生巾,到小区门口看见婆婆也正好打道回府,因为我一手抱着宝宝一手提着很多东西。她从我手里接过东西,然后开始往她购物袋里装。回到家,我先去小卧室给宝宝脱衣服,婆婆在客厅坐着,我回到客厅立马去翻她放在茶几上的购物袋找卫生巾,她问:找什么,在翻找的同时我眼睛刚好看见卫生巾在鞋柜上了。因为当时刚来月经没有用卫生巾,感觉内裤已经很潮湿了,我来不及回答直接奔鞋柜上拿卫生巾然后进卫生间。回到客厅的时候,婆婆猛然对我大喊:我可没从你家里拿走装走什么东西啊,这些废纸你不是说不要了吗。然后从刚才我翻的袋子里猛甩出一些废报纸。那语气和动作把我吓坏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愣愣的接话:是啊,不要了呀。接着婆婆大声嚷嚷了一堆话,我才明白了其中缘由。我翻她的袋子找卫生巾,她以为我查她袋子,看她从我们家装走什么东西了,恰好我们在卧室换衣服的时候,婆婆收拾茶几上的废报纸想带回她家。婆婆有储存废纸的习惯,那些报纸我早就和她说让她拿走了。之后我向她解释为何翻袋子、来不及答话的原因,她的语气才好转,并且还明确的补充了一句:我从来不会认为您会装走什么东西,这个家里的一切不只是我的,都是我们大家的。到此一场吵架才算平息,但是让我更深刻的感觉到她把我们分为两家了,我们已经不算一家子了。
二老的退休金不高,但是他们有一笔拆迁费,结婚前,老公的所有工资都上交给婆婆,算来他们还是有钱的,而且老公也时不时几百一千的给他们,就拿这个春节来说吧,过节费就给他们一万了。老公拿钱孝顺父母,我当然没有二话,会孝顺父母的男人才会爱家嘛。平时老公单位发的购物卡,我也会分一半给婆婆,因为给钱她舍不得花,给了购物卡她花起来就不会缩手缩脚了。平时一起去超市,看到她喜欢但又舍不得买的衣服,我总会放购物车上给她买了,甚至还从网上买亲子装给他们(我买的第一套亲子装,婆婆试了老公的衣服,和宝宝站一起美滋滋的说可以和宝宝穿一样的衣服真好,之后网上再买亲子装,看到有合适婆婆穿的,我都会给她来一套)。虽然我明白婆婆比不上亲妈,但是也把她当最亲的人对待,觉得我们是一家人,可是她频繁的和我AA制,让我很受伤。如果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是这样也就罢了,事实并非如此。就拿公公来说吧,他每次去超市,都会给我打电话,问我需要一些什么,给我买过来。言语中都是一家人不客气的表现,可是婆婆却是另一套,这让我很费解。
在我的成长环境里,父母都是和儿子过日子,不分家的。假如哪家的孩子结婚后和父母分家,让父母单独过日子,这个孩子就被认为是不孝的,就会遭到亲戚和邻居的嘲笑。我的老公是独生子,我知道北方有条件的家庭,孩子结婚了都是和父母分开过日子的,所以我们有孩子之后搬到自己新房是预料中的事,可是搬出父母家、独立过日子了,婆婆就开始和我们划清界限,你家我家的算得一清二楚,让我难于接受啊。同事朋友间一起吃饭,都很少AA制,更不会算得这么清楚,可是一家人的婆婆却斤斤计较、明明白白的分清你我关系,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呢?再遇到此种AA制,我还是会受伤,真的不想和婆婆像个外人一样划清界限。(和老公谈及此事,他也说不明白妈妈怎么想的,有空他来问问,可是我告诫他不要问了,担心事情闹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