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2023-04-29 22:33:06)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主心骨和中坚力量。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强调:“必须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
五级书记齐抓乡村振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有效机制。各党组织书记要强化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监督,深入开展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四公开”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工作。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对出现的问题抓紧抓实整改,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实质成效。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在每一项工作基础上,在各级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让“三农”工作更适应实践、时代和人民的要求。
提高“三农”工作本领。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聚焦“升级产业、振兴乡村、改善民生”三大重点领域,以大抓基层为鲜明导向,实施“强覆盖”“强队伍”“强引领”“强保障”“强信息”五大行动深入开展基层“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在基层积极开展“乡村振兴·五星争辉”评选活动,加强“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使用,打造公众号宣传阵地来宾党建云平台,传播新思想,推广新行动,为各领域人才建设注入新活力。
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通过搭建各类平台,回引返乡创业能人、专业技术、管理营销等各类人才反哺农村,让农村成为施展才能的大舞台。要将平台建设作为激发返乡创业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的重要载体,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立双轨引才留才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要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交流,邀请专家、教授作为常年技术顾问,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针对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稀缺困境,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单列和“岗编适度分离”模式,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到乡村干事创业,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带头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要投入资金在欠发达地区开发企业项目,引导人才回流农村,形成良性循环。
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带动+农户参与”聚合多方力量,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受益良多。村党支部处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通过聚合社会资源发展产业、推动土地流转等形式,让过去以政策性收入、集体土地租金等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并且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加大在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