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在安陆十年行踪-西入长安

(2011-09-26 09:22: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李白文化

李白在安陆十年行踪-西入长安

李白告别安州后,取道南阳,前往长安进发。他看到路旁的垂柳似一宗宗墨绿色的瀑布,池中的荷花正含苞待放,小鸟在空中飞翔,心情似乎又平静了些。
    
南阳是汉光武帝的旧里,在洛阳之南,故称作南都。南阳也许是受洛阳文化的影响,高楼对紫陌, 甲地连青山,熙熙攘攘,够热闹的。诸葛亮曾经在这里躬耕,刘备三顾茅庐向他请教平天下的策略。睹物思人,自然引起了李白一番感慨: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南都行》)他多么希塑有人能象刘备那样来拜访他这个卧龙
    
一路上,李白苦苦思索的是,如何才能扣开天子的大门?他首先想到许、郝家族,不禁摇了摇头,他们多在地方任职,没有皇帝身边的近臣,说起话来不方便;他又想到自家的一些从兄弟们,又不禁摇了摇头,他们一个个官卑职微,依靠不得;最后,他想到元丹丘。元丹丘在道教中的一些朋友师长深受朝廷器重,如果能先找到他,让他在长安疏通一下,入关进谒还是大有希望的。
    
元丹丘此时正在嵩山隐居。从南阳到嵩阳当经过方城。方城的张县尉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人。他早就听到过李白的大名。今日李白到此,岂肯让李白就去?他执意留住了李白,还特意请李白观赏自己刚画起的壁画《狮猛图》。临了,恭请李白在《狮猛图》上题字。诗人见景生情,饱蘸浓墨,一挥而就:
     
张公之堂,华壁照雪,狮猛在图,雄姿奋发。森竦眉目,飒洒毛骨。锯牙衍霜,钩爪抱月。掣蹲胡以震怒,谓大厦之瞬虮。永观厥容,神职了二歇。
     
李白为张县尉《狮猛图》题字之事不胫而走,轰动全城,成了方城的头条新闻。县令王某也亲自登门,请李白作客。当地声名显赫的莹和尚也邀李白到禅房一叙,并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山海图》,让李白观赏。这是一幅汉代人据《山海经》的故事所作的会意图。但见图中云山雾海,气势夺人。站在画前,柿佛置身蓬莱仙境,那烟绕峰岚,云缠山腰,瀑挂中天,河奔大海,浓淡相宜,错落有致,几乎以假乱真。李白见此,不禁心旌摇动,叹为观止。
    
短暂的方城逗留给李白极深的印象,以致他到嵩阳以后,还兴致盎然地与元丹丘谈到那使人难以忘怀的方城之行。嵩山,是李白流连过的地方;元丹丘,是李白推心置腹的故交好友。在嵩山顶上,两个好友沐在如水的月色中,促膝谈心,畅叙离情。李白同元丹丘谈到此次西行的前景时忧心忡忡,,元丹丘却抱乐观态度。他鼓励李白到长安叩关干渴,自己也要去京中为其疏通关节,好让这一只大鹏冲天而起。
    
从嵩山下来,诗人身跨紫燕马,腰悬青萍剑,潇洒英俊。虽有些因在嵩山访问慕名日久的焦炼师不遇而引起的惆帐,但皇门干渴的灿烂前景给他的喜悦却飞上了双颊。
    
途中,他意外地碰到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他们二人虽是第一次见面,却是诗坛上互相闻名的神交了,彼此都恨相见时晚。昌龄得知李白将入长安,不禁慨然长叹,他比李白长十余岁,深知仕途艰辛。他劝李白到石门山幽居,在那儿隐入林泉,躬耕垄亩。石门山又有汉代陋留下的遗迹。思古可想前辈高士碧溪垂钩,轻功名,淡利禄,为后辈钦仰的先哲遗风;抚今能见石门山山青水秀,处处使人心醉的世外仙境,何苦挤身仕途,作艰苦跋涉。
    
李白婉言谢绝了王昌龄的劝告,认为富贵吾自取,建功及春荣 。王昌龄知道, 大丈夫各有其志,不能勉强。于是,他们各道珍重,执手告别。
   
秋风瑟瑟,落叶纷纷,壮丽的龙门就在李白的面前出现了。龙门在洛阳南二十五里,大河中流,两山对峙,东日香山,西曰龙门,石壁削立,水寒波急。龙门也叫伊阙,伊水北流,两山夹岸对峙,形如门阙,所以叫伊阙。隋炀帝观扩阙时曾赞道:此龙门也, 自古何不建都于此?”自此之后,伊阙就有龙门的美称了。
    
李白在龙门香山寺歇下脚来。他站在香山之巅,尽情地领略着龙门的壮丽景色,对着北魏孝文帝时开始雕凿的龙门石窟,发出浩叹。
    
入夜,万籁俱寂,耳边只有阵阵的虫呜和伊水的滚滚涛声。李白此时难以入眠。他在青灯下铺纸挥毫,给远方的从兄弟令问、幼成及方城的县令和莹和尚写信,感谢方城主人的盛情款待,叙述弟兄之间华萼情深。
    
虽然还是初冬季节,龙门却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场大雪。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封雪埋,水瘦山寒,欲罢不可,欲进不能,李白只好在龙门暂时住下。冬日的夜真长,李白一觉醒来,还是午夜。滴漏声单调刺耳,使人心绪不宁。诗人此时思潮如涌。他想到傅说、李斯这些出身寒微的人,后来都干革命了轰轰烈烈的大事,名播宇内,功载青史。想到自己孤剑无托,悲歌目怜,眼下又受阻伊川,困顿龙门,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渺不可期,忧郁惆怅之情,油然而生。面对此情此景,诗人长太息,抒愁怀;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这时,出任京兆府参军的令问,回安州省亲时路过伊川,也滞留于此。他得知李白困顿龙门,立即赶来相聚。弟兄间异乡重逢,感到分外亲切。见令问归家省亲,诗人也发起了思亲之念。他拜托令问回到安州,代她看望娇妻爱女。
    
叙谈中,令问讲到此行的艰难。劝李白经潼关到华州走长安古道而至长安。在长安附近的州县,还有些人物,可作为进京干谒的引荐之人。
    
在古驿道边,兄弟俩伫立在茫茫白雪中,望着天上飘忽的白云,想到他乡此别,不知再见何年,两人默默无语,四目相对。他们终于各自东西,相背而去,任离别的凄苦在心中翻腾。
    
华州、商州,这两座西秦古城,热情地接待了这一代诗雄。王司士,这个在华州任司土参军的七品官,此时也成了李白的好友。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诗人真希望在艰难的仕途跋涉中王司士能助他一臂之力。但官小职微的王司士,又能有多大的能力呢?商州裴使君倒是个热心肠的人。他颇为周到地接待了这个远道而来的游子。在开元十九年的正月初一的那天,裴使君带着全家陪李白游览了石娥溪。石娥溪就在距商州城西十里的仙娥峰下。那里苍崖翠壁,洞壑幽邃,可算得上是个栖息之地。 每逢佳节倍思亲,眼前虽有万千景致,目下却是浪迹天涯的只身游子,远客他乡。这时的裴使君将欲东游,而李白自己却要象浮云一样地飘然西去。淹留惜将晚,复听清猿哀,清猿断人肠,游子思故乡凄情的猿声,越发使李白牵肠挂肚,身在商州,心却飞回了安州。诗人在裴使君面前深深地掩藏起自己内心的愁绪,写了《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来纪念与裴使君的友情。
    
晚春的阳光,懒洋洋地罩在终南山山上,到处都是雾蒙蒙的,就象一个懈怠的姑娘,献出的并不是热情。
    
终南山,就在京城的脚下。这里,就是以终南为仕宦捷径的卢藏用曾经隐居过的地方。卢藏用等人就在这里受到了皇帝的格外恩宠,诗人已在胡紫阳先生那里知道了这些仕途奥秘。抱着一试的心理,他也象那些前辈一样,从容地住进丁神秘的南山。
    
站在终南山上,宏伟壮丽的长安宫阙、摩肩擦踵的长安闹市、车水马龙的长安大道尽收眼底。这些,澈起了诗人强烈的用世之心。当他的目光转向长安西北时,不禁感慨系之。在那里,埋葬着汉武帝、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等雄极一世的人物。在他们的周围,陪葬着卫青、霍去病、李勋、魏征等人。他们在创立了各自的功业后,便烟消去散,沉睡九泉。光阴易逝,岁月难再。李白那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誓言又回响在他耳边。
    
闲居终南,对于李白大概是一个很大的折磨。诗人实在按捺不住了。他要到长安城中去显献那盖世英才,要通过王公大人,叩开九天阊闺之门,也要象大鹏一样,插上直入青云之翅,飞向达到他宏大抱负的天界。如果不是在终南山新结识的朋友斛斯融的真诚挽留,诗人早就进了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