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太行纪行(游记)

(2020-01-31 11:39:57)
标签:

文学作品

散文

东太行纪行(游记)
东 太 行 纪 行

  

一个“邯郸学步”的成语,让古今多少人知道了邯郸这个地名。

一句“天脊揽秀,云端漫步”的广告词,使中外多少游客对武安东太行景区心生向往。

邯郸是历史文化名城,武安就在邯郸。如果今人用古人“邯郸学步”的初衷去观赏东太行的自然美景,一定会不虚此行,收获满满。

我的东太行之行尽管是走马观花的,但是从那里回来后,眼前一直有一种色彩在闪耀着、跳动着,红红的一片,像春天里盛开的万亩桃花,又像天边美轮美奂的火烧云,它不光愉悦着我的神经,而且牵动着我的情怀。

这种色彩,即是东太行石英砂岩呈现给我的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东太行红崖大墙、高险如屏的气势带给我的独特感受。

东太行纪行(游记)

对于“东太行”之说,我是孤陋寡闻的。

众所周知,太行山自古闻名,“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另有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之名,是展布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南北绵延700余公里的一座大山。习惯上,人们将太行山河北段称为北太行,河南段称为南太行,山西段称为西太行。太行山因山势雄伟、气魄宏大、悬崖绝壁而名列“五岳”之中,被称为“中华之脊”和中国地貌风水学上的“青龙”,拱卫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成为一种精神和意志的象征。

“东太行”之名是近年来伴随着邯郸市武安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强力宣传才楔入进我的脑海中的,它的容颜通过媒体宣传也频频映入我的眼帘,搅得我像一位古董收藏者邂逅了一件奇宝珍玩一样,心心念念都想近距离多看一眼。那就去一趟吧。既然燕国人都想去学习邯郸人优雅的走姿,那咱也可以去那里看一看东太行的美景。倘若没有可圈可点、引以自豪的壮丽山川,邯郸人何来的步履自信?

2019年11月19日下午,暖日融融,我们一行四人临时起意,决定“突访”东太行。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东太行景区的售票大厅前。一下车,虽然刺骨的寒风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这里的气温与出发地的差别,但是景区总经理李杰先生提前周密的安排,却使我们如沐春风,心底升腾起的那股暖流早已驱散了肌肤表面笼罩的寒气。

站在停车场,举目四顾,群山怀抱,剪影如墨,天庐覆顶,金星初现,好一个如诗如画之境,藏风聚气之所。

东太行纪行(游记)

而事实上,在我们从那个叫顿井收费站的地方下了高速之后,沿途所见,道路平整,标识清楚,广告规范,房舍整洁,尤其是几处保护山体的创意设计,高端大气,特色鲜明,把一个地方的自然美景与人为情怀巧妙地融为一体,早已使我们赞叹不已。

夜色之下,几名工作人员帮助我们提着行李,打着手电,先是乘坐了十几分钟的索道,之后,又沿着曲曲折折的栈道一路交谈着,一路欣赏着满天的繁星和山下成片成串或星星点点的灯火,马不停蹄地向前行进。走了近20分钟,在一个转弯处突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片光亮,那光亮是几个建筑物的轮廓灯放射出来的,呈月牙形,像是一个美丽的海湾,在黑黢黢的夜幕中显得飘渺而神秘,美丽而温暖。那便是我们当晚要落脚的地方。

李杰总经理是我们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久别重逢,情炽语欢,但我们谈的最多的还是旅游。他热爱书法,更热爱太行山,作为旅游业界人士、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山岳分会秘书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太行通”。他先后在河南云台山风景区和河北白石山风景区工作多年,2019年6月出任东太行景区总经理,有丰富的旅游工作实践经验和丰厚的旅游理论知识,是河南理工大学、河北大学等高等学院的客座讲师。他自己曾开玩笑说:古今闻名的“太行八陉”,他已经在南太行云台山的“白陉”和北太行白石山的“飞狐陉”“打游击”多年,如今又来到了东太行的“滏口陉”跋山涉水,看来他这一辈子是与太行山结下不解之缘了。

是啊,古人讲“致广大而尽精微”,东太行的明天何尝不需要这种精神和境界?

那一夜,我们的梦是甜的,也是醉的,更是红色的,像那里景区的岩石。

有亲人和挚友等候的地方,即使再遥远、再陌生、再寒冷,也是温暖的、幸福的。

东太行纪行(游记)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钟,我们便起床准备看日出。

天光还没大亮,群山依然在沉睡之中。在我们住宿的东面,有一个依托山势而建于屋顶的观景平台。平台东面是一个相对高度较低的小山头,绕着眼前这个山头,有一条环形栈道。栈道上,有最佳的位置可以欣赏东太行的日出。然而遗憾的是天公不作美,当我们欢呼雀跃几乎就要看到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时候,远方视线所及处如海水奔涌的云雾,却一次次把我们的强烈期待化为了泡影。尽管我们也不失时机地拍下了几张照片,但终究没有欢天喜地地一睹东太行日出的壮观景象。

我并不失望,更不沮丧。因为我站在栈道上,静静聆听着从对面山坡上传来的清脆的公鸡报晓声。那声音在寂静的早晨显得尤为空灵和诗意,且带着一种晨露的潮湿气息;因为我站在栈道上,深情地俯视着山脚下那道名叫”常社川”里参差的房舍和蜿蜒的道路,遥想着那里才是充满人间烟火的地方,有多少人已经早早起床,开始烧火做饭,送子上学,下田干活,致力桑麻;因为,我行走在栈道上,看到东边那座“小武当山”像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货轮,劈波斩浪,负重前行,而旁边那些高低不平、起起伏伏的山峰,像汹涌的波涛,在晨光中书写着动人的乐章。我们掬手成筒放在嘴边,扯开喉咙,高声喊山:东——太——行,我——来——了,我——爱——你!

天光大亮,北边不远处那道东西横亘的山梁,与左手位南北走向的一道山梁在西北方向交汇,使我眼前的这片区域形成了一座牢固可破的城堡,把一个人对于一座山的想象推向了一个充满神奇传说的久远年代。东太行纪行(游记)

东太行景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西北的40公里处,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有十二个主要景点,最高海拔1428米,嶂石岩地貌景观为其主要特征,是一处集太行山雄、奇、险、峻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武安县志载:“太行山下众山多,二水平分南北过。北带条条疏玉液,南襟曲曲泄银河。横涛抉石声如吼,回浪投崖势若螺。时到深秋清见底, 板桥村畔听渔歌”。东太行东西两面环水,西侧门道川和东侧常社川,皆为北洺河上游支流,雄壮的东太行将其一分为二,居其中正,整个地形像一个巨大的太极阴阳鱼。

东太行山历经吕梁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三次造山,使这里沉积了 巨厚的碎屑岩,含铁硅质岩及碳酸盐地层,地壳运动中伴随着断裂和石英岩脉的侵入,形成了富含大量氧化物的混合岩化结晶基底岩层,呈现出如今的暗红色或肉红色,遇雨水冲刷更加鲜艳。

大家知道,我国有五大奇特造型地貌,即丹霞地貌,卡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岱崮地貌,而嶂石岩地貌的主要分布,就在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的深山区。

这里,自然要提到一个专业术语:嶂石岩地貌。

所谓嶂石岩地貌,就是指发育于岩层平缓、质地坚硬、颜色绯红的元古宇石英砂岩为主要成景地层和新构造运动上升区,由于水流沿崖边节理、层理的侵蚀风化作用, 以楔状侧蚀和蚀空崩塌形式为主,形成顶平、身陡、棱角明显、 整体性强的绵延大墙、障谷为主体内容,并发育着方山、石墙、塔柱、排峰、洞穴、崖廊等奇险造型的地貌。

我们的“云端漫步”,是上午九点钟在景区管理部总监李佳和索道部总监孙巨增的陪同下开始的。

由于有了总经理李杰头天晚上的整体介绍和景区两位领导的行进式讲解,才使得我们对嶂石岩地貌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东太行景区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说,在游览过程中,我们更容易从科学的角度来客观、理性地看待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因此就失去了对美的欣赏和再创造,失去了个人的认知和感情。

东太行纪行(游记)

我们游览的线路,根据景区的分类应该是“登高揽胜全景游”。从住地经核桃谷向西北出发,在挂壁栈道上,我们行走得轻松自如,不时停下来,用手机拍摄眼前扶摇之上的石峰,拔地而起的石柱,垂直如线的岩缝,或形如刀切的山壁,大象垂鼻的石门,天工巧成的石墙,或奇绝幽险的山谷,波纹规整的石板,散玉喷珠的天瀑,或凌空欲飞的娲皇石,精心动魄的栈道……尽管初冬时节的东太行花木凋谢,玉冰初结,但是由于当天晴空丽日,蓝天白云,所以我们还是周身浸汗,兴致盎然地在这红色主宰的崇山峻岭之中自由徜徉。

游览中,有几个小细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是美好的。

之一。磁山村在武安城南17公里处,1972年在这里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多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为研究和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地下实物资料。因此,磁山被誉为是世界上粮食粟、家鸡和中原核桃最早发现地,改写了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了让广大游客了解磁山文化,热爱厚重武安,景区在栈道内侧的岩壁上用红色颜料绘制了象征8000年前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的人们的不同场景的形态符号,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古朴热烈,使人顿生赤壁怀古、思接千载之情。

之二。为了缓解游客长时间在栈道上行走的视觉疲劳,景区还在不同区域的崖壁上先后凿刻了“如何”、“果然”、“好”五个大字,意在同游客亲切交流观景的感受:你认为这里的景色如何?游客回答:果然不错。最后连连赞叹:好!

之三。在一些栈道上和上下台阶上,还别出心裁地绘制有类似水面浮桥、海底世界、童话故事等内容的3D画。有时,你正漫不经心地走着,突然会看到前面有一只大狗熊从山体里探出了半个身子,正对着你龇牙咧嘴,一脸的凶相。你惊魂未定,欲转身夺路而逃,早有人在前面大喊:那是画的!于是你大笑,一路的疲劳转眼消失殆尽。

东太行纪行(游记)

之四。这个细节是体现在这个景区的管理环节和人员素质上的。我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只要看到一个烟头、一片纸屑或一个空饭料瓶,陪同我们的两位景区领导都会很自然地俯身捡起,拿在手中,直至看到有垃圾筒时才分类投入。他们这种“人人都是保洁员”的做法,“人人都是东太行形象”的责任担当,使我们肃然起敬。

东太行纪行(游记)

“太行一柱”,是以一种大气魄、一种超级顽强的生命和不可思议的形象留驻于我的内心的。景区管理部总监李佳介绍说,东太行景区最精华、最精彩的风景是峰林中的单个巨型峰体,形态各异,有的似笋、有的如塔,变幻无穷,引人遐思,“太行一柱”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它矗立于崖壁之外,若即若离,高逾百米,四棱柱形,棱角明显,无依无靠,倔强独立,欲倾实固,气势惊人。不难想象,它原来跟山的主体是紧密连在一起的,后来经过地质造山运动、自然风化等作用,逐渐与山体剥离开来,形成了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创造了东太行这段山脉的一个奇迹。它的四棱柱形状和下粗上细的形态,充分展示了嶂石岩地貌“棱角鲜明的块状造型”这一特征。可见大自然造化神奇,鬼斧神工。当我们站在合适的角度,摆出可以用两根手指轻轻将它捏起的架势,相继拍照时,它已经不是以一种影像存在于手机里,而是像一位巨人,像一个足以能代表东太行之美和气势的大大的惊叹号,像一杆饱蘸墨汁正在恣意书写东太行辉煌发展历程的神笔,昂然矗立在了我们心中,赫然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东太行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同样是不乏大手笔的,譬如她的栈道,她的索道,她的天瀑,她的天镜湖。单说那段“天脊长城”吧,就独具匠心,引人入胜。试想,如果从天镜湖通向北高峰这中间几百米长的山脊上,不开动脑筋修建一段“长城”,别开洞天,那么游客至此定然会望而怯步,望峰兴叹,错失亲临北高峰能够看到的层岩叠嶂、群峰竞秀、瑰丽奇绝的自然画卷。

随行的索道部总监孙巨增站在长城上,面向北高峰为我们介绍说:“我们整个东太行景区的地形是‘两川夹一山’,景观是‘南雄北秀中间险,一段长城连两边’。”这句话一下子使我们对东太行景区的地形特点和景观特征有了一个直观、完整的概念。他接着又面向西南方为我们指着山脚下那片开阔的区域说,那就是“两川夹一山”的西川,名叫“门道川”,那条新修的公路就是你们昨天进入景区的主要旅游通道。这条路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太行八陉”的第四陉“滏口陉”,是沟通豫北安阳和河北邯郸与山西长治的一条古道,在长治与第三陉“白陉”交汇相连。古人说:“由此行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魏。”

望着那条车辆往来穿梭的公路,我的眼前却仿佛出现了一队队风尘仆仆的商人和一群群全副武装的士兵,耳边也仿佛响超过了一阵阵清脆而又急促的马蹄声。

我们下午返程中行走的云际栈道至中天门再至南天门一段,较上午看到的景色更大气、更险峻、更雄回。向上看,石壁耸天,刀砍斧劈,齐齐刷刷,欲倾欲倒;向下看,山壁如切,直立陡峭,身若欲飞,头晕目眩。

当然也有产生“秀美”感觉的时候。过了栈道“四方桥”往东,栈道外侧有一溜郁郁葱葱的柏树,这些柏树尽管不是很高大,但是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和浓郁的色彩,却为这段栈道增添了无限的古韵和魅力。看着曲曲弯弯的栈道依山而修、傍树而过,红崖翠柏,相映成趣,风情无限,我们简直有一种在公园曲径散步的感觉,顿觉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东太行纪行(游记)

临近南天门的西北方,有一道壁力挺拔的山墙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山脊细若小径,嵯峨崔嵬,寓壮观与惊险之中,融峻峭于雄辉之间,宛若天宇高墙,又似神龙探海,令人心惊胆战,叹为观止。这堵石墙典型代表了嶂岩石地貌的一个显著特征:丹崖长墙。

我个人认为,东太行景区的独特魅力和绝对优势,在其于千米高的山腰栈道上观赏嶂石岩地貌带给游客的奇妙体验和强烈震撼。你在其他景区走一段栈道,可能会被导游吹捧得云天雾地,而在东太行游览整个景区,除了乘坐索道和崖壁垂直电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你的整个行程全部是在16余公里平坦舒适而又惊心动魄的栈道上完成的,这是国内景区目前最长的连续栈道。这就是“云端漫步”的观赏路线,没有盘山公路可以通达,更没有随心所欲的自创线路。

东太行之美,美在她的形态和气势,更美在她的色泽和韵味。凡是到过东太行的人,无不会被她沉稳中透着艳丽、浅淡里含着饱满的绯红色相吸引,尤其是夏秋时节的雨后,满山的翠绿铺叠在透亮的红色岩体上,好像那翠绿随手都可以拧出一把水来,那绯红随处都能够照出一座山的影子。“太行不墨千秋画,洺水无弦万古琴”的意境,在这里可以达到最完美的诠释。

260多米,高1000多米的东太行碎裂玻璃栈道,是国内景区首创。它带给游客惊心动魄、尖叫呐喊的体验,使其迅速成为网红,成为众多青年游客来到东太行必选的体验项目。只可惜我们的队伍中两位女同志胆小如鼠,所以这个极具挑战的体验项目只好放弃。后来,单是在停车场上回望了一眼那条像丝带一样飘挂在半山腰的玻璃栈道,她们都吓得两腿发软,手心出汗。

东太行美之所在、美之灵魂,在于其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她是万绿丛中的一抹红色,坚硬之中的一丝温柔,如履平地的云端漫步,如痴如醉的奇妙体验。

你不去东太行亲自走一遭,焉能知道在河北省南部还会有这么一颗神奇的明珠?焉能明白“山内有山看不尽,只缘未到最高峰”的道理?

“红岩”知己,峻峭武安,你去还是不去?

 东太行纪行(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