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分享(11)身教者从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分类: 弟子规分享 |
父母长辈正确的喜好,子女应尽力准备齐全,并按照期望做好。父母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我们也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
看到这句话,会想起两个小场景:
总记得儿子小学时很正式和我的一次对话:“妈妈,你想当个好老师吧?”
“当然啊!”
“我可以教你。”
“你?”
“是啊,你就和我们姜老师学,我总结她有三点,你做到了,保准你轻松做好老师。”
我偷着乐:真想学学这位不用批评学生,而整天被学生缠着的满教室墙上都是孩子笑脸的老师的高招!
“第一,你得上课有效率,能把课讲好,这样家庭作业就能少留。我们班成绩好,作业少,这你服吧!”
“第二,姜老师能理解我们,我们都愿意和她说心里话。”
“第三,姜老师好像不管我们,但是她让我们做到的,她就能做到。”
……
(跟着儿子学着姜老师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如此。)
(二)
上过一些公益课,课前只能知道孩子的大概情况。有时会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有时会是从三五岁到十几岁的孩子混在一起。开始会觉得挺难,慢慢就发现了,让爸爸妈妈和孩子坐在一起,会有办法让课堂效果变好。也就是,让家长知道,你是父母,也是老师,要以身作则。我只要先讲,“教,是上所施,下所效”,是的,你想像着,想让孩子在学校里成为怎样的孩子,你家长就要做出怎样的表率!比如认真听,大胆说……所以这时的课堂孩子会看到自己的爸妈妈的努力,他们也会鼓励大人举手参与,看到爸爸妈妈都好好表现,他们更多的是自豪啊!
我们都为人父母又为人子女,当我们作为孩子的角色时,会任性,挑剔父母,会懒散,依赖父母。可是,我们在孩子面前时,又会表现得无所不能。这两个例子,共同的,都是要我们学着给孩子做个好样子。所谓“身教者从”!
所以,无论是“亲所好,力为具”还是“亲所恶,谨为去”。对孩子,少讲道理,我们对父母的态度和表现,就是一面镜子,他们会如此对待我们。《弟子规》的每一条,都是告诉我们要如何去做,并没有说为什么要这样。其实要不要说出为什么?不用,去做,就会发现,一切自自然然,都是你的本性使然,都是应该,都是做了让你心安的事情。
我们的小课堂
在“百善孝为先”这课里,给孩子们讲到过,孝养父母,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看看我们的小朋友们是否能学懂,力行呢?
课前,先是一段几分钟的视频,爸爸和女儿的故事,随着女儿的长大,爸爸一点点变老。长大后的女儿会学着爸爸的样子像对孩子一样的呵护,正如“乌鸦反哺”。孩子们感动着。
“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女孩子一样在长大,而我们的父母也会慢慢老去,能说说,百善孝为先的孝,是要我们怎样做呢?”
“回家说妈妈辛苦了!”
“给奶奶捶背。”
“给妈妈洗脚。”
“帮父母干家务活。”
“不顶嘴,好好学习。”
“事虽小,勿擅为。”
“每天给父母问安。”
“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同学们说的,就是今天要分享的一句话“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也就是教导我们孝养父母应从三个方面来做: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父母不喜欢我们做的,所有不好的习惯我们都应该努力去改正。
接下来,我们开始讨论“养父母之志”。我以为对孩子们来说要难以理解,正琢磨着怎样来讲呢。
“我要成为有用的人就是养父母之志吧。”
是啊,这正是每一个父母的期望呢!我接着补充着“当你们你天天在长大在进步,别忘了拉着他们的手,让他们一起进步,这就是养父母之志呀!”
“有一位孩子他学习弟子规的课以后,他就立志当一名孝子,他曾经一天做了好多件孝顺父母的事。所以,无论我们说的怎么好,都不如真正的去做,做一点,就得到一点!当我们努力地落实《弟子规》,我们就为我们的好德行,好习惯这件美丽的衣服增添了一份光彩。”
“我也要这样!”
“我也会做好。”
……
每次课的结束,都会看到孩子们清澈的目光,欢乐的笑脸。我和孩子们都会这样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