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王文君《真水无香》读后
标签:
和县陋室铭霸王祠真水无香文化 |
诗吟真善美, 曲唱俏时新
——王文君女史古典诗词歌赋集《真水无香》读后
金长渊
有幸来到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留下名篇的和州,参加这样一个研讨会,听到了文朋诗友们的精彩发言,获益匪浅。
前不久,徐子芳主席通知和县作协寄来一本王文君女史古典诗词歌赋集《真水无香》,并嘱写一篇读后感在会上发言,我很乐意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近几年来,曾参加过省城合肥诗词界举办的陈独秀、梁东、潘培咸、何栋材诸位诗家的诗词研讨会,但是,参加女诗人的诗词研讨会,还是第一次。
收到《真水无香》一书后,通览了两遍。从目录看,诗词曲赋皆备。待到进一步精赏细品,给我的印象是:其律绝,格律谨严,诗意隽永,音韵和谐;其美词,格调高雅,词牌新颖,境界开阔,情真意挚。林峰、苏醒、金绪道、石侃以及与会诸君都分别作了精辟的论述。下面,我仅就《真水无香》一书的题材内容和语言风格,谈谈自己的粗浅感受,以就教于作者本人和大方之家。
先说真善美。
真巧,这本诗词集的书名就叫《真水无香》。我不是在看到书名以后命题作文的,而是在读文君诗以后产生的整体感觉得出的印象。
文君有这样一首《十六字令》:“人,气定神闲美善真,轻名利,淡雅养心身。”。当然,词中的“善美真”是根据平仄需要而调整词序的。我们通常说真善美,实质上是一样的。
诗人要说真话。这是已故诗坛泰斗艾青反复强调的。他在《诗论》中就曾提出:诗人“必须说老实话”,“我们必须讲真话”。新时期以来,他又多次要求“诗人必须说真话”,“诗人要忠实于自己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真,是对诗的最起码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明代袁宏道所谓“大抵物真则贵”。其实,古今中外的诗人、作家无一不强调诗要说真话。明代陆时雍《诗境总论》也说:“诗贵真” 。清.刘熙载说:“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艺概.诗概》)。到了现代,鲁迅多次讲过:“作家写作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巴金生前亦倡导作家要说真话。
诗词最贵一个字:真也!真风景,真性情,真感情,真者方能活,方能动人,感人,方能状难写之貌如在眼前。
文君诗中,就有很多诗句描写的是真景,抒发的是真情。像《天坛月季》“瑟瑟当知秋雨后,芳华未必比我贞。” 这就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和自信;像《秋游天坛》“繁花易散感流年,只慕风华不慕权”,在当今当权者权势熏天、权钱交易,有权便有一切的人治体制下,敢于直抒胸臆,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七律《案头水仙》颔联“只与东风传冷韵,岂为朱户改清弦。”在对物的吟咏描绘中,把诗人的理想志趣、胸怀情操尽情地抒发出来,达到了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
宋代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道:“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视《三百篇》几于无愧。”这三者是他评论诗歌创作的三个重要标准。所谓情真,就是指诗歌中含蕴的不但是抽象的情,而是来自内心的真情。这也是必然关涉到诗人必须具有正确、鲜明的思想认识,才不会在创作中“矫情”“虚饰”。这也就是就是文君诗词里面的情真。
次说善。
我留意到作者有几首词《梦江南》和《醉花阴》,是悼念故友的。“童欢道是归何处,处处割肠”,——感人肺腑! “哪朵是君踪?” “月下酹飞觞”;“又见迷雾中,君笑云头,却是输龙斗”。怀友见善良,凄美。
2012年7月23日,首都北京暴雨成灾,遇难人数达到37人。诗人在一首《浣溪沙》中为暴雨遇难者而泣;“最怨苍天多降难,何言国泰惜民安。瞬间成鬼赴黄泉。”若无善心,怎么会为之而泣!
作者外出旅游度假,观渔家织网,她写道:“食鲜谁问捕捞难,赤脚黧颜织海滩。十网九空渔女苦,游人可晓计生寒。”;凌晨海边看拉网捕鱼,她写道:“犹慨捕捞生计苦,小康何似到鱼篷”?这些诗句,大有唐人悯农诗之善良情怀。
再说美。
上述的真和善,其实也就是美,思想境界的美。下面我要说的是其诗词的艺术之美。这美,又可以分为语言美文句美。
请看:“极目长江大如练,春光旖旎第一山”(登宝顶)表现的是山川美风物之美;
“繁星作伴枕云眠,满似银盘弯拨弦”,(七绝题月)“鼓山鹤影玉杯盈,罗浮短笛调春序”;“从容鬓发对黄昏,拈花一笑闲吟句”(踏莎行步韵成之《雪中》)通过比拟,生发联想,表现了一种闲适之美;
“桃新柳嫩雨柔。柔雨,柔雨,红杏娇羞几许”;“清箫弄玉瘦娥。娥瘦,娥瘦,烟柳垂丝水皱。”这是小令调笑令中的句子,调笑令难写之处是在后面的词序倒置,叠词转应。于此可见,作者的语言功夫了得!显示出文辞转应之美。
总之,文君的诗,不但有一种形式美,音韵美,而且还有空灵美,意象美。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举例阐述。
前面浅探了文君诗的思想内容之真善美,这篇小文的题目后半部为什么提出“曲唱俏时新”呢?
我在通读文君诗集过程中,发现收有五首散曲,这是我很感兴趣的。
什么是散曲?我们搞诗词的不少人对散曲比较陌生。散曲,起初实际上就是元曲。但是元代以后的人所写的总不能叫元曲吧,所以又称为散曲、北曲。近几年来,省城合肥掀起了一股散曲创作热潮。第三期《中国当代散曲》就登载了安徽曲友作品60多首。上次省诗词学会“五代会”期间,据我调查统计,全省涉略散曲创作的约有百余人。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它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文君的散曲虽然不多,但写得俏丽,具有时代感,清新活泼。例如她写的【仙吕·一半儿】题目写的是“约会”:
枝头喜鹊叫喳喳,垂柳依依曳绿纱。倚水娇羞一朵花。啊呀妈,一半儿痴癫一半儿傻。
散曲在用韵上面与诗词不同的特点是,一般要求句句押韵,此曲就体现了这一点。另外,“叫喳喳”,“啊呀妈”,俏皮么?俏!这些语汇,用诗或词是不适宜表达的。有人说“诗庄、词雅、曲俗”,这里所说的俗,不是庸俗,而是借用一些俚俗词汇,使作品显得通俗流畅,明白易懂,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作者通过景物的衬托和约会人物情态的描写,再加上末句的感叹,活脱脱地勾画出“倚水娇羞一朵花”的美丽动人。我在评论何栋材诗词的画面感时,用了一句古诗联做概括——“诗堪入画方称妙”,文君此曲,也可入画。
如果说上面一首小曲通俗,那么,在【双调·拨不断】题愁一曲,则雅俗共赏。
“深秋闲,憧流连,蚕丝烛泪难相见。月下空怀梦不然。愁诗捎寄南飞雁,但唤君,心随我远。”
此曲中的“蚕丝烛泪”,“愁诗寄雁”,都暗含典故,《元曲三百首》中,也有不少用典的篇什,但这样的典,只会使人感到雅,而不是晦涩。不是吗?读到这里,大凡懂唐诗者,自然会联想起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此,也增加了作品的典雅之美。
再看,作者以【中吕·阳春曲】为曲牌,以“红尘恰似烟花事”为题,写了三支曲子。
红尘恰似烟花事,菊韵梅魂总入诗,玄机参透到何时?山仰止,携酒对清词。
悠然信步寻银海,看罢风潮等月来。闲歌一曲忘情怀。天水外,青鸟伴云台。
人如草木昙花现,阅取春光趁好年。秋深梦浅总难圆。空自叹,冰月照朗玕(gan)。
这几支曲子,以抒情为主,自有其特色。合肥有些曲友,初学写曲,只知道按曲牌平仄去填,去套,顾此失彼,忘记了文句的自然流畅和主题的表达,缺少曲的味道。我觉得文君在度曲方面不但注意符合声律音韵,而且注重紧紧围绕主题的表情达意而去遣词造句。
最后说新。时下发展地方经济有句时髦语言叫“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我看借来评论文君的诗也是恰如其分的。他的作品集,除了诗和词,还有曲和赋,这也是一种特色、别具新意。从整个集子看有古韵,有新韵,这叫做知古用新,这叫做求正容变,这叫做与时俱进。有人说写诗词也是玩,不过这种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玩,要玩得高雅,玩要守规则,玩出新意,玩出特点。文君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最后,请允许我用两首藏头诗结束发言:题《真水无香》
其一
真情实感寄吟编,
水墨丹青入眼帘。
无限风光奔笔底,
香山工部授真诠。
其二
王者之香数蕙兰,
文华大雅意自娴。
英姿绰约秀中慧,
美韵回环陋室间。
注:王文英诗词研讨会由和县文联、作家协会2013年8月14日八点半在陋室宾馆举办。安徽省散文家协会、马鞍山市文联、当涂县文联、江苏《江南诗词》有关编委,代表相关组织,参与盛会。见图片:
http://s3/mw690/8fcfdb45gx6CEj7V0tk62&690
http://s15/mw690/8fcfdb45gx6CEj9mA34ce&690
(上图)因刘禹锡在此留有《陋室铭》而命名的陋室宾馆
http://s1/mw690/8fcfdb45gx6CEjbtRrqe0&690
(上图)与会人员在丙谷胺门前留影。(前排左三为博主)
http://s14/mw690/8fcfdb45gx6CEjknZo1ed&690
(上图)左起,和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人大副主任,原县政协副主席金绪道,安徽青花坊磁业有限公司裴总。
http://s7/mw690/8fcfdb45gx6CEjmdnO616&690
(上图)中间,研讨会诗主王文英女士
http://s3/mw690/8fcfdb45gx6CEjpay5Ac2&690
(上图)合肥与会代表右一项文谟,中间陈军。(博主起身拍照)
http://s1/mw690/8fcfdb45gx6CEjtFNOU40&690
(上下图)北京书法家肖宽书法
http://s6/mw690/8fcfdb45gx6CEjzqT8Ff5&690
http://s1/mw690/8fcfdb45gx6CEjBkVX280&690
(上图)安徽青花坊磁业有限公司为研讨会专门烧制的磁盘,作为赞助的礼品(王文英诗,肖宽书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