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钩沉】何谓“九如”
标签:
马英九天保九如南山之寿松柏之茂 |
分类: 短文 |
闲来无事,翻阅一本传世历书,后面的附录有昔时各种书面问候语、请教语、致谢语、请托语、承诺语、邀约语、祝贺语等等。在祝寿语中,有“九如之颂、天保九如”等祝词。那么,什么是九如呢?
在台湾新编的成语语源典故词典中,有一条“天保九如”的注解:
天保九如:祝颂人多福多寿之词。诗天保篇:“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神之吊矣,诒尔多福。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中有九个如字。故名。
再找诗经原文,在《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中是这样写的:“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天保定尔,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本为祝颂人君之语,后推而广之,泛指为祝寿之辞。
另外,据有关资料介绍,九如可见于瓷器纹饰,流行于清代。《随园笔记·庄子天地篇》载:“瓷盘上绘佛手、桃、石榴,喻多福(佛与福音近)、多寿、多子,绘九个如意指代“九如”,合称“三多九如”。
那么,为什么不添加一个“如”字,凑成整十呢?或者减去一个变成'八如"呢?时下不是讲究‘八’谐音“发”吗?其实,如此就不懂“九”的寓意了。“九”不仅谐音双关“久”,长久、永久,更有深刻含义待你仔细领会。
由此又想起了若干年前,台湾马英九当选时,有些人对其名字穿凿附会的解释,说他是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九龙出生的,取名纪念。显然,这是望文生义的解释。当时,有的记者不以为然,采访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马鹤凌解释说,马英九名字三个字中间的“英”字,是马氏宗族他们家族的字辈:“上、尊、大、人,英、才、继、起”,马英九是该族第20世,其父马鹤龄本是19世“人”字派。(《湖湘名谱辑要》收有该族字派等资料) “九”字源于《诗经》和《论语》中的九如和九思。 “形体九如”, “德行九思”。九如指:如山如阜,如岗如陵,如川之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九思具体内容为: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贫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原来,“九如”还有如此丰富的含义!不禁又一次对我们蕴含丰富的汉语言文字产生深深的敬畏之心。
http://s3/bmiddle/8fcfdb45tc6d2ef693052&690
http://s4/bmiddle/8fcfdb45tc6d2f02e3573&690
http://s5/bmiddle/8fcfdb45tc6d2f22c29d4&690
http://s15/bmiddle/8fcfdb45tc6d2f41589de&690
http://s3/bmiddle/8fcfdb45tc6d2f6337da2&690
http://s3/middle/8fcfdb45tc6d2f7cf5ef2&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