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之二《休宁的状元广场》

(2011-10-16 18:19:21)
标签:

邹鲁

休宁

状元坊

面坊

蟾宫折桂

  东 南 邹 鲁 说 休宁

                金长渊

丙戌之秋,为修谱寻根事,曾有休宁之行。

休宁县城,古称海阳。借用王勃《滕王阁》文句,称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毫不过誉。

新世纪后,该县主政者以其新闻报人的眼光,从休宁特有的人文底蕴出发,策划筹建中国第一状元博物馆,力保文昌坊古建筑免遭拆除等。此次在博物馆负责人本家的带领下,观看了馆内珍藏的19位状元的文物资料,拍摄了乾隆元年本姓状元金德瑛的有关图片资料,但更吸引眼球的还是馆前的文化广场。

广场位于萝宁街东侧。面积虽不十分广袤,长仅178米,宽42米,但极有看头,其文化品位远非其他广场所能企及的。

广场北面的徽式建筑白墙上,也就是博物馆的南围墙,镶嵌着十六块青石雕塑,一色的黟县青,分布在博物馆主门的两侧,每侧八幅。每幅高约1﹒2米,宽约1﹒8米。负责筹建技术的本家亲作导游。他说,这种浮雕属高位浮雕,立体感强。视觉效果栩栩如生。因考虑到背面房屋的用途而未作镂雕。浮雕的地域特征强,篇篇如画。从各幅浮雕的题名即可看出徽州文化的特有内涵。自左至右的内容依次为:1、童子夺冠,2、冠带流传,3、寒窗课子,4、埋首穷经,5、长亭送考,6、离乡应试,7、麒麟报喜,8、金榜题名。这前八幅把从少年勤学苦读到应试中举的经过历程,简约而又精当地刻划出来了。中举后的士途道路是:

9、魁星点门,10、蟾宫折桂,11、五子登科,12、状元及第,13、衣锦还乡,14、耀祖光宗,15、文经武纬,16安邦报国

以上这些浮雕,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鼓励的就是唯有读书高,凭的就是锦绣文章,追求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十六幅浮雕,每幅都是一个故事,有的还有典故。如“冠带流传”,画面上显现的是头上的帽子(古称冠)和衣袍上的带子落在溪流水面上流淌,又被下游的人接住。这里用的是汉语特有的辞格—谐音双关,暗指官位世代留传。悟出这一点,心领之,神会之,顿觉趣味无穷。

广场的中心是状元坊。通常我们所见到的牌坊大多是单面坊,而此坊却独具一格,属四面坊。“万古千秋”四个镏金篆字,分别镌刻在四面坊的四方“额”处;四面的“眉”处,又分别刻有“状元故里”,“天开文运”,“文魁武元”,“东南邹鲁”。我想,自宋代以后,这里被称之为中国东南的孔孟之乡是毫不为过的。从外部观瞻,四面坊是名副其实的,走进坊内呢,似乎处在亭内,举首四顾,也可见到四方镌刻着与状元有关的题刻,分别为:“状元及第”,“贤关地启”,“群英荟萃”,“连中三元”。内外四面都有题刻,这种型式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前述状元坊位居广场中央,与状元博物馆主大门相对。而雕刻着海阳八景的八根青石圆柱,矗立在东西两端,图文并茂,格外引人注目。每根柱高约5米,直径约1米。每根柱的四个方向,用真、草、隶、篆四种字体刻着相同内容的题字,自西向东看,依次是白嶽飞云”,“夹源春雨”,“凤湖烟柳”,“松萝雪霁”,“落石寒波”,“练江秋月”,“寿山初旭”,“屯浦归帆。每一景致自应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典故。虽然无暇傻问,但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也可发生联想。如最东边的景柱叫“屯浦归帆”,可以想向,当年明清之时的徽商,凭借新安江水道东下余杭,再沿运河北上,进行竹、木、茶、盐贸易,赚得巨资,荣归故里。众多商船停泊在城际的江浦上,桅帆林立,好一派繁盛景象。此番景观,又使人联想起过去一命题作画的故事——“深山藏古寺”。如把寺庙画出来就没有意蕴了。此处的屯浦归帆,在脑海中放一下“电影”——船在江中,江在峡中,远观船帆,见帆而知船,妙也!(屯溪民国时还是休宁辖下,郁达夫游记中曾有记述。后划入徽州区。)

广场地面铺设的石板也极有讲究。论质地,不用人造石,也不用青石,而用当地的红条石。这种红石采用的是手工开凿而不用机械锯切,吸水性能好,且防滑。论造型,三个方形的花坛初看似“田”字,但只要与景柱和坊亭一连接,便形成“田”字的出头之笔,寓意为三个“甲”字,有“连中三甲”之意,也与科举考试中状元有关。可以说,状元广场的每一处,都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游人心领神会之后,不得不叹服设计者构思之精巧,不得不神往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美哉状元坊!美哉海阳八景!真不愧为名副其实的东南邹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