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

(2013-05-30 22:54:08)
标签:

原则

课堂

连接点

说课稿

左到右

分类: 各类计划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内容是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法: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征,学生在三年级下期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已掌握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多数的同学对于两位及以上的小数加减法也能正确计算,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认旧引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可以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进行迁移,进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这样知识再次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联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练习法,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本课时的练习,是在例题教学后安排的,有针对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的题组练习,通过分组比赛再讲评订正 ,及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其计算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温故互查     

 1、口算(出示口算题纸卡)

0.4+8.7=           7.1-3.5=           9.7-7=

1.4-0.9=           0.28+0.54=         1-0.6=

4.5+3.6=           5-2.7=             5+6.5=

2、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8-35+76      41+58-90       695-(1000-745)     

说说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同学们,你们喜欢吗?你们喜欢看什么体育比赛项目?你们喜欢看自行车比赛吗?今天,老师就会同学们一起去看自行车越野比赛。

设计了口算、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题目及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归类总结,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激活思维,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设问导读

1、观看自行车越野赛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行车越野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体育比赛项目。(意义市场已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强身健体等。设有起点站和终点站,共有几站;每个赛段的比赛日期和路程;整个比赛的路程。)

2、出示自行车越野赛资料一览表

师:你能看懂这张表吗?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知道的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汇报)

师:评价学生反馈的信息。今天是几号呀?(27日)今天正好是第二段比赛。现在第二赛段比赛也结束了,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两天的比赛情况。第一个赛段,自行车运动员骑了多少千米?第二个赛段自行车运动员又骑了多少千米呢?看到这里,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提问题口头回答)

当学生在处在急于求实的状态时,及时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面的教学活动就紧紧围绕着目标展开。

师:当第二个赛程结束后,运动员最想了解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赛段结束后,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师: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这正是观众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这节课同学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出示问题:第二个赛段结束后,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1)、全班学生齐读题目——独立解决——互相交流

2)、找3名学生板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39.5-98.8

=483.4-138.3            =245.7+99.4          =443.9-98.8

=345.1(千米)         =345.1(千米)       =345.1(千米)

  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三名同学分别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学生讨论)

4)、哪个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哪些发现?(小组汇报)

   小结: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对吗?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运算。(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5)、师总结运算顺序,生也说一遍。

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反馈及教师点拨等手段,类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自我检测

计算下面各题

8.3+6.75+3.08        4.75+0.53+2.48

5-2.89+3.76            7.6-2.75+1.87

四、巩固练习

1.下面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5-2.4-1.3

=7.5-1.1

=6.4 

 52.9-7.8+6.4

=45.1+6.4

=51.5(  )

5.18-(2.36+1.24)

=5.18-3.6

=1.58(   )

2.解决问题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wbr> <wbr>——四年级数学下册

五、拓展练习

 一只蜗牛要爬到一棵高11.5的树上。它白天能爬3.5,但是每到晚上又滑下1.5,这只蜗牛第几天才能爬到树顶?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通过分组比赛和变式练习、开放练习考察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这样设计练习题,主要体现了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和由易到难的原则。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发散了学生思维。

七、课堂检测

9-4.37-1.63               9-4.37+1.63

6.48-4.48+0.9          6.48-4.48-0.9

八、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39.5-98.8

=483.4-138.3        =245.7+99.4       =443.9-98.8

=345.1(千米)      =345.1(千米)   =345.1(千米)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设计了以上板书内容,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